当前位置:首页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我的秦腔记忆陈忠实阅读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05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父亲的点拨下,最初对秦腔音乐没有感觉的作者逐渐找到欣赏门径,进而形成自己的戏曲欣赏倾向。

B作者认为,把京剧“样板戏”改编移植成秦腔后,多了一些安静少了点热闹,因此让人觉得不够过瘾。

C作者创作长篇小说《白鹿原》的灵感,由欣赏秦腔名家录音而激发,因此评论普遍反映其中有秦腔风韵。

D文中写对秦腔名家演出录音的欣赏,表现了作者对秦腔的迷恋,也反映出作者与秦地百姓的真挚情意。

(2)文章第⑤段末说秦腔铸成“我”“终生难以改易、更难替代的戏曲欣赏倾向”,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秦腔具有怎样的艺术特点。

(3)结合语境,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赏析下面语句。

①竟然一阵心跳,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一种渴盼锣鼓梆子扁鼓板胡二胡交织的旋律冲击的欲望潮起了。(从加点短语的角度)

②那声响融进刚刚翻耕过的湿土,也融进正待翻耕的被太阳晒得亮闪闪的麦茬子,融进田边沿坡坎上荆棘杂草丛中,也融进已搭着原顶的太阳的霞光里。(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4)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对文末三段画线句子内涵的理解。


参考答案:

(1)D

(2)秦腔具有粗犷豪迈、悲壮激昂、幽默诙谐等艺术特点,散发出独具一格的魅力。

(3)①“不自觉地”意思为“无意识地”,生动地表现了“我”想看秦腔戏急切渴望的心理,从侧面体现了秦腔的巨大吸引力。

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秦腔的赞美和喜爱,对秦腔受到时代冲击的隐隐担忧和对其美好前景的企盼。

(4)通过描写观众,体现秦腔演出热闹盛大的场景,从侧面烘托出秦腔的独特魅力。

(5)作者将秦腔与秦人、黄土相联系,体现出秦腔不可替代的文化地位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体现了秦腔具有深厚的地域和群众根基,只有扎根黄土地,回归生活,回归人民,才能散发出独特而恒久的艺术光芒,流露出作者对秦腔文化艺术的赞美之情。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