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一场电影阅读题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21 回答:爱度老师
(1)阅读⑳~㉘自然段,概括在电影放映那天晚上父亲的表现。
电影放映前:①
电影放映中:②
电影散场后:③
(2)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划线处姐姐两次流泪的心理有何不同。
①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②姐的眼睛又湿润了。
(3)文章以父亲的一句话作为首段,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下面的链接材料选自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台阶》,请与本文⑩~⑫自然段比较,简要回答这两位父亲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链接材料】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拾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参考答案:
(1)①不知所措地向来人道谢 ②在圈子外转悠,看着人群嘿嘿地笑 ③歪在草垛堆里正打着呼噜
(2)①姐姐听到父亲表明坚决支持自己读书的态度,内心十分感动,因此流泪。
②姐姐亲眼目睹了父亲为供自己读书所付出的努力,因心疼父亲而流泪。
(3)①开篇点题,点明文章要讲述的内容是“放电影”。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探究“谁要放电影”以及“为什么要放电影”。③引出下文父亲与姐姐的争执和故事发生的背景,为情节发展作铺垫。④果断的语气体现出父亲坚定的性格,突出了父亲内心的骄傲和对女儿的疼爱。
(4)共同点:他们都吃苦耐劳,勤劳厚道。动力:①本文中父亲的动力是供女儿读高中;②《台阶》中父亲的动力是修建新的台阶,提高自己和家庭的与地位,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