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掬笑容何处寻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2-06 回答:爱度老师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百感交集:
泣不成声:
(3)已经过世两天了,毛泽东才赶到家里,是因为:
(4)找出体现标题“一掬慈容何处寻”的一副挽联,用“ ”画出来。请联系全文,说说标题的作用。
(5)找出描写毛泽东面对逝世的母亲悲痛万分的两处描写,画“ ”。这两处通过详细描写毛泽东的 来表现他的心情。
(6)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毛泽东是怎样的人?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毛泽东在长沙时,接到母亲重病的消息,待赶回去后,母亲已去世两天,毛泽东万分悲痛。毛泽东写了发自肺腑的《祭母文》和两副挽联来悼念母亲。
(2)指各种各样的感触交织在一起。在文中是指毛泽东没能赶上母亲去世内心非常愧疚。
指哭得喉咙哽住,出不来声音,形容极度悲伤。在文中指毛泽东对母亲的去世极度悲伤。
(3)韶山不通车,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全靠两条腿走。从堂哥送信到毛泽东回家已经过去了三天。
(4)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标题的作用是点明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5)面对母亲的死,毛泽东百感交集,悲痛万分。毛泽东久久伏在母亲的灵柩上,泣不成声。当晚,毛泽东不顾旅途的劳累,拒绝一切人的劝阻,坚持守在母亲的灵柩边。神态和动作。
(6)从本文这个故事中,我感受到毛泽东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毛泽东接到堂兄送来的母亲病重的信后他如五雷轰顶。两个月前,母亲患淋巴腺炎,自己还回去接母亲到长沙治过病。他匆匆忙忙出去安排了一下有关事情后,就带着小弟泽覃随来送信的堂兄,跌跌撞撞地往韶山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