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阅读理解的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3-06 回答:爱度老师
(1)补充游览路线。

(2)探寻林木奥秘。
读第②段可知“山上林木变化,分为三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联系短文和资料,A处的树木是 ;B处是 ;C处是 。
通常情况下,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①榆树:生于海拔1000﹣2500米以下的山谷、川地、丘陵及沙岗等处。 |
②云杉:云杉耐阴、耐寒,生长在海拔2400﹣3600米地带。 |
③枫树:常生长于海拔2380—2700米的干燥山坡上。 |
想要进一步了解地质、林木的有关知识,可查找的书籍有( )。(多选)
A.《十万个为什么》
B.《灰尘的旅行》
C.《看看我们的地球》
D.《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3)展开热烈讨论,补充对话。
②~④自然段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给画面取了名字:
②
③
④
最吸引我的是山腰枝头的叶子,“如红或黄的透明琉璃片”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叶子的 ,让我印象深刻。
云杉也很有特点,画线句子中的“冲”字给人一种 的感觉。
我从“ ”这句话中,体会到作者 。
(4)仿照例子,联系文章写诗。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冶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
的天池,
怎样的美呢!
的心情。 |
朗诵这首诗歌应用 的语气。
A.激情高昂
B.郑重严肃
C.舒缓愉悦
D.哀愁忧伤 |
参考答案:
(1)晌午 上山 长廊 时间(游览);
(2)①;③;②;AC;
(3)③湖水荡漾图 ④云杉耸立图 比喻 颜色美丽 很高大 对天池美景的喜爱和赞叹;
(4)午后 高大的云杉,碧绿的枝叶,愉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