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在树梢上的童年阅读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3-11 回答:爱度老师
(1)文中第③自然段中画直线的句子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对比
C.拟人
D.夸张
(2)文中第④自然段“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句子中的“芬芳的四月”指的是 ,作者这样写,不仅表达了“我”对 的喜爱,还表达了“我”攀上树梢的 之情。
(3)把描写“我”攀树时吃过苦头的句子用“——”下来。
(4)文章主要表现“我”童年攀树的快乐,第⑥自然段却写了不少“我”攀树时吃过的苦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多选题)
A.对比突出攀树带给“我”的乐趣。
B.表现攀树留给“我”的痛苦回忆。
C.反映“我”童年生活的艰难。
D.侧面衬托“我”对攀树的喜爱之情。
(5)从文章中可以看 出“我”有哪些特点?并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6)作者的童年是攀在树梢上的童年,你的童年是怎样的童年?
参考答案:
(1)C。
(2)槐花 槐花 得意。
(3)摘桑果时被一种叫“羊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
(4)AD。
(5)作者能够一溜烟,就窜上了树的半腰,可见作者爬树本领高强。自己找吃的可见作者非常独立。
(6)大树底下、竹林深处,那或急,或慢,或平缓,或刺激的秋千,带给我多少童年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