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2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2学年崇明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00分钟)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 古诗文默写。①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②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③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④胸怀天下心忧百姓的人,才能对个人境遇“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乙】正月十五日元宵。游人已集御街①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馀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宣德楼上,皆垂黄缘帘,中一位,乃御座。帘内亦作乐。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楼下用枋木垒成露台一所,教坊钧容直、露台弟子②,更互杂剧。万姓③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④。【注释】①御: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御街,指京城中皇帝出行的街道;后文的御座,指皇帝的座位。②钧容直:宋时从禁军中选拔组成的仪仗乐队,露台弟子:宋元时称民间剧团的艺人。③万姓:万民,百姓。④山呼:封建时代对皇帝的祝颂仪式,叩头高呼“万岁”三次。2. 【甲】文的“太守”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___。3.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负者歌于途(2)临溪而渔4. 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互相更换各种戏剧。B. 轮番更换各种戏剧。C. 交替演出多种杂剧。D. 更新演出多种杂剧。5. 【甲】文“________”表明出游的“滁人”很多,【乙】文“______”写出了元宵节游乐场面巨大。6. 【甲】文“太守醉”原因是________,【乙】文乐人引导百姓山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7.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两文都体现了为政者与民同乐的思想。B. 两文中的为政者都能与百姓平起平坐。C. 【甲】文太守除了游之乐,还能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D. 【乙】文皇帝除了游之乐,还以百姓的感恩作为快乐。二、现代文(35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①近日,针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的餐饮浪费现象,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②切实培养节约习惯,杜绝餐饮浪费现象。这看似是舌尖上、饭桌上的小事,实则是关系国计民生、千家万户的大事。我国人口多、基数大,( )每人浪费一点,最终就会汇聚成一个巨大数字。同时,餐饮浪费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③触目惊心的食物浪费,意味着生产这些食物所投入的水、能源、土地以及生产资料等被大量无效消耗。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食物浪费足迹: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报告显示,全球每年食物浪费总量达13亿吨,全世界每年生产但被浪费的粮食所耗用的水相当于伏尔加河年流量的3 倍,而生产这些粮食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高达33亿吨。此外,食品浪费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额外压力,导致耕地面积和捕捞规模不断扩大,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④“舌尖上的浪费”禁而不绝,原因在于一些人抱有“爱面子、讲排场”的摆阔心态,或存有“没人管、管不住”的侥幸心理。同时,一些经济利益因素也在为“舌尖上的浪费”推波助澜。过去一段时间,一些餐馆饭店设置最低消费门槛引导顾客超量消费,“吃播”“大胃王”等另类直播更是引发浪费食物的负面效应。靠这种手段换来的红火生意、得来的“油腻”点击量,实际上是错用浪费刺激消费,错拿“胃口”吸引“眼球”,为赚取经济利益而营造出扭曲的餐饮文化。这种不良餐饮文化,与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背道而驰,同绿色健康、简约文明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倡导和践行“俭法”生活,要以彻底转变不良餐饮文化为切入口。⑤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价值追求,勤俭节约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内在要求,每一名社会成员都应当身体力行。订得多、吃得少,没吃完不打包、吃不了都倒掉,这类行为反映了一些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帮助这样的人医好餐桌上讲排场、爱攀比的“奢侈病”,应当在做好勤俭节约“软教化”的同时,用好反对浪费的“硬约束”,使“餐桌上的任性者”时时处处被监督、受惩戒、得警醒。⑥“一荤一素一个汤,您先吃着,不够再点。”这些天,走进机关单位食堂,步入街边餐馆,总能听到诸如此类的劝导语。设置小份菜、半份菜、拼盘,鼓励饭后打包……这些创新举措表明,倡导和践行“俭法”生活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让这一新风吹进千家万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行为习惯,还需以多种形式、多条路径教育引导更多的人着眼于自己的饭碗,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在米面粮油上精打细算,在餐桌上“精兵简政”,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健康生活为目标,来一场饮食文化"绿色革命",以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勤俭节约汇聚起14亿人的绿色健康生活,推动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理念深入人心。(选自《人民日报》)8. 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②段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B. 如果C. 虽然D. 既然9. 根据文章思路,完成下面的填空。10. 如果把下面这首诗引入文中用以说理,应放入哪一段开头?简要说说理由。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打工人王永玺①五路公交车驶出车站时,天色向晚。②车子刚出城就停在路边,车门打开,上来一位老人。他灰头土脸,扎煞的头发里混杂着灰尘,挎个旧帆布包,包里露出瓦刀、灰板、抹子等工具。他的褂裤和鞋子上都溅满了水泥灰点,两手扒着车门吃力地登上车,前后、左右看看,见没空座,就站在过道上,右手拉住车顶横杆上的拉环。司机回头看看,说,大爷站好了。车子开始启动提速,老人有些站不稳,手像铁钳一般钳紧拉环。③客车在笔直的柏油路上飞驰,像一条大鱼。④也许是累了,老人将身子倚靠在身边座椅背上。这排座外侧坐着一位小姑娘,扎着长长的马尾辫,两手捧着手机玩微信,纤细的手指灵巧若燕,像在钢琴上弹奏一曲美妙的乐曲,让人觉得鲜活的青春实在可爱。⑤她里面坐着个小男人,头顶扎一根两寸长的小兔辫子,嘴上留着小黑胡,手腕带着葡萄似的大珠粒木手串。他也低头玩手机,不知是啥游戏,让他外翻着肥厚的嘴唇,嘿嘿哈哈地傻笑。姑娘累了想换个姿势,将身子前倾的时候,突然尖叫了一声:“哎哟,你压我头发了!”车上人刷地看过去,姑娘脸立时红了,嗔怪地瞪了老人一眼。老人赶忙躬身道歉连说对不起。小男人扭过头脾睨着老人说:“哎,大爷,离远点!瞧你一身赃,靠在人家小姑娘座上合适吗?懂不懂文明?”老人睃他一眼没言语,但还是自觉地向后挪了两步。⑥后排座上坐着位白白胖胖的少妇,她正在打瞌睡,怀里搂着个熟睡的婴儿。⑦“在城里工地上干活?”我见老人一脸尴尬,就有意和他搭讪。⑧“嗯,庄稼种上了,现在人得闲,进城再挣点。”老人说。⑨“多大岁数了?”⑩“六十八。”⑪“哟,这么大年纪还出来打工?”⑫“老伴闹毛病,孙子念大学,一年要花不少钱呢。”⑬“坐我这儿吧。”我同情地站起来。⑭“不了不了,谢谢。”老人坚决不同意,按着我坐下说:“没事,庄稼人身子骨硬实。”⑮天黑下来,路上车流不断,往来车辆闪烁的灯光晃得人眼花缭乱。突然,一只狗从路边沟里跑出来,横穿公路。司机一脚急刹车,车上人猝不及防,猛晃了一下。紧急中,少妇怀中的婴儿被她失手滑脱,好在老人反应快,弯腰双手接住,但自己的身子却随着车子的惯性栽倒过道上。⑯孩子安然无恙,老人却紧蹙着眉头,半天没爬起来,看来摔得不轻。胖少妇慌急抱去孩子,一脸惊悚。我则上前扶起老人,问他怎么样,要不要去看医生?老人活动活动腿脚和胳膊,说没大事。我强按老人坐我座位上,说,您恁大年纪可别客气了。这回老人再没推辞,感激地说谢谢。⑰不一会儿,老人到站。他抱歉地说:“让你站着真过意不去。我就在路北这个小村马庄,村西头路南第五家,我叫马来运,再路过时来坐坐。”我连说,好好。胖少妇赶忙插一句:“大爷走好,抽空我和孩子他爸去看您。”老人摆摆手说,不麻烦,我没事。⑱他扶着座椅背一拐一拐慢慢下了车,干瘦的身影即刻被夜色吞噬了。⑲车子重新启动,蓦地,我发现过道上有个白色的东西,捡起一看是一个小塑料袋,里面盛着两块干硬的剩馒头和一张裹着塑料薄膜的工地进出卡。我忙喊师傅停车,并迅急拉开车窗玻璃,大声喊:“马大爷,您落下东西了……”11. 概括打工老人的乘车经历。(1)中途上公交车,没有座位只得站在过道上。(2)___________(3)回应“我”的搭讪,拒绝接受让座。(4)___________(5)向“我”致歉告别,忍着伤痛下了车。12. 结合加点词语,分析第④段加线句的语言表现力。13. 第⑥段不能删去,请分析原因。14. 第⑯段“再没推辞”让你对老人有了怎样的认识?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15.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小男人的浮华和尖酸刻薄反衬了打工老人的朴实厚道。B. “我”及“少妇”对老人态度可以表明当下社会不乏善良和感恩。C. “身影即刻被夜色吞噬”暗示了老人下车后无望的生活前景。D. 本文以"打工人"为题,突出了普通劳动者灵魂的高尚。三、综合运用(2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学期临近结束时,同学们准备就本学期的名著阅读召开年级汇报交流会。16. 下列事项将在筹备会议上研究确定,先删去多余的一项,再补充必要的两项。A活动主题 B名著阅读计划 C活动主要内容D活动时间 E活动地点 F参加活动人员删去:________补充:(1)________(2)_______17. 请帮助节目策划组将以下节目内容分为三类,并排列好三个类别的顺序。A经典篇目诵读 B阅读摘抄评比 C精彩片断表演D读书心得交流 E研究成果汇报 F读书计划展示第一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有同学将分享对书名的研究。(1)该同学为《艾青诗选》重新拟定了书名,不合适的一项是( )A. 号角B. 渴望C. 绝望呻吟D. 嘶哑的歌声(2)重新命名后,该同学为诗集增补了部分古代诗歌,不宜选入的两首诗是( )A. 望岳/杜甫B. 黄鹤楼/崔颢C. 饮酒(其五)/陶渊明D. 行路难(其一)/李白E.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9. 有同学提出,在《水浒传》中,“义”把众好汉汇聚到了梁山,却没能让兴盛一时的梁山免于最终的败落,原因何在?结合书中的“义”,谈谈你的理解。四、写作(60分)20. 阅读相矛盾文字,按要求写作。时光匆匆流逝,许多人许多事都已成为过去,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大都化作了记忆,但一切的一切又似乎从未离去,或将永远不会离去。请以“时光虽已逝去”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