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模拟卷 > 上海中考一模试卷

2023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08

2023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3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青浦区2022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学业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23.03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3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36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 默写(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2)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4)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5)《飞越荆楚》栏目组在长江实地取景,当看到江流突破万重峡壁,崇山峻岭被它抛向身后的景象时,主持人脱口吟诵起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4分)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小题【甲】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马后①闻得元府库输其货宝至京师,问太祖曰:“得元府库②何物?”太祖曰:“宝货耳。”后曰:“元有是宝,何以不能守而失之?盖货财非宝,抑帝王自有宝也。”太祖曰:“皇后有意,朕知之矣,但谓以得贤为宝耳。”后曰:“妾每见人家产业厚则骄生,时命顺则逸生,家国不同,其理无二。故世传技巧为丧国斧斤,珠玉为荡心鸩毒③,诚战是言。但得贤才,朝夕启沃④,共保天下,即大宝也。”【注释】①马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氏。②府库:收藏文书财物和兵器的地方。③鸩毒:毒酒。④启沃:谓竭诚开导,辅佐君王。2. 【甲】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姓名)。3.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得元府库何物( ) (2)珠玉为荡心鸩毒( )4. 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货物财宝不是宝贝,要阻止帝王有自己宝贝。B. 货物财宝不是宝贝,或许帝王自己是有宝贝的。C. 货物财宝不值得珍惜,要阻止帝王有自己的宝贝。D. 货物财宝不值得珍惜,或许帝王自己是有宝贝的。5. 【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人才”的话题。【甲】文第①段通过列举六个历史人物,阐释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乙】文马后口中的“贤才”就是【甲】文第2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甲】文第②段作者从个人谈到国家,得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乙】文马后从家谈到国家,通过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引出了“技巧为丧国斧斤,珠玉为荡心鸩毒”的道理,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用自己的话回答)。二、现代文(35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也谈“轻”阅读①数字时代,信息如海。不知不觉间,人们开始觉得,读书变“轻”了。②的确“轻”了不少。③厚重典籍浓缩于方寸之间,指尖滑动取代了书页翻动。行囊里不必随身携带图书,书房中也不至于因为汗牛充栋而变得拥挤逼仄。阅读的载体变(甲)_________了。④书桌台灯让位给指尖掌上,移动阅读、零碎阅读成为日常。拿出阅读器,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品读好文、遇见书香。阅读的场景变(乙)_________了。⑤电纸书、有声书、立体书,在技术与设计的改变下,册页打通视觉、听觉的区隔,以更灵活多样的形态融入生活,感受读书之变、体验读书之美。阅读的方式变(丙)_________了。⑥不同时代,都会产生每个时代独有的阅读体验与记忆。从纸上到“指上”,阅读一直在变“轻”,选择也更加个性、更加多元,这是社会与科技的进步。阅读变“轻”,是潮流,不可逆,当然也无需逆。⑦有人却说,“轻”阅读固然有轻量、便捷的优势,也有轻浅、碎片之弊。言下之意,阅读还是应该“重”一点,以“重”阅读,深阅读来抵抗片段化阅读、碎片化思考。⑧人们常说,阅读能滋润精神世界,涵养品格气质,挣脱欲望束缚,使人生变得轻盈,这是阅读的魅力。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而如人所言,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从这个角度而言,“轻”阅读的分量也不轻,能为人生“增重”,能为心灵赋彩,也能为衡量成功的标尺添加更多刻度。⑨况且,“轻”阅读,指的是追求开卷之轻便,体验之轻灵。形式的“轻”与内容的“重”,二者并无矛盾,不必人为对立。轻便的阅读渠道,更有助于读者触及有分量的优质内容。⑩曾经翰墨书香,如今手不释“机”。现代社会的高度数字化,给阅读生态带来空前巨大的影响。大量的低质、冗余、庸俗信息,伴随数字时代奔流而至,“轻”阅读因此会遭受不少批评。的确,真正的阅读应该自带过滤与反省机制,精细筛选并留下足够优质厚重的思想沉淀,回馈心灵。所以,读书还是读屏,关键不在于形式,而是内容。⑪先贤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一个人的成长底色,由所读之书来铺陈。而读书的多寡,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心灵家园的广袤或贫瘠。所以,只要能打开更广阔的人生视野,遇见更诗意的精神世界,不管“轻”还是“重”,不管是读“著于竹帛”之书还是电子触屏之书,什么方式都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7. 根据上下文,填入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轻薄 轻巧 轻松B. 轻松 轻巧 轻薄C. 轻薄 轻松 轻巧D. 轻巧 轻薄 轻松8. 阅读第①-⑦段,根据文章思路,完成下面的填空。9. 文章第⑧⑨⑩段都在反驳“有人的观点”,三段之间的顺序不能调换。请分析原因。(二)(1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父子之间①儿子出国留学前,提出到国内几个城市转转。二十多年间,父子各忙各的,难得有独处的时光。此次二人游,对于我俨然是一次“素质提升夏令营”,儿子则俨然是“夏令营营长”。②儿子出发之前就有点咳嗽,一路上,我提醒他按时按量服药。那边,他正忙着“消灭”麻辣串串,我嘀咕几声,便遭来一顿怒怼:知道了,这句话,已经说三遍了。末了,再给我补上一刀:能不能不像老妈一样絮絮叨叨?你们这是衰老的标志,懂吗?③路上我带着一件书画卷轴礼品,外包装足有一未长。抓在手上怕丢了,干脆将它塞在背包里,但高出了一大截。地铁里挤上挤下,儿子看不下去,一本正经地发出警告:能不能不给别人添麻烦?礼盒背在身后,很容易碰伤人家,人家都要让着你。竖着,放在自己胸前,不好吗?还有,你等车时总喜欢站在盲道上。④我像是被抓现行的“熊孩子”,苦笑着转换活题:“你能替我金着?”他接过礼盒,又鄙夷地摆下一句:你就喜欢给别人添麻烦。⑤每到一处,儿子习惯打开网络地图寻找目的地。我一般都依赖他,问东问西。问得烦了,儿子把手机仲到我面前,看到蜘蛛网一般的线条,我便有些晕头转向。在重庆地铁站,几次出站跑错方向,儿子急了:“反应太慢了,标牌上的字那么醒目;到了国外,都是外文,怎么办?”想到他妈慢我三拍,我笑了:“下次等看你们母子合作。”⑥下榻在一家连锁酒店,顶层是火锅店,离开酒店前,我们决定到火锅店一探究竟。午间,大厅却空无一人。我有些不解,随口问服务员:“住客这么多,广告天天放,怎么还是没人?”回到客房,儿子突然教训起我来:“你怎么这么说话?”我如实交代:我是感兴趣在营销广告和实际销售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儿子大声诘问:你新闻敏感,但你考虑人家的感受了?太自以为是了,大厅没人,人家不知道?……⑦和儿子一路同行,被他一路吐槽说教。作为长辈,感觉很没面子;静下心来,忽想又不无道理;仔细琢磨,似乎有点意思。⑧在职场上,你的那些小毛小病、认如问题乃至致命弱点,主管不会说,同事不愿说,下属不敢说。所以你常常会带着某些不合时宜一路狂奔,直到触犯别人底线,才有人给你一一“盘点”“算账”。⑨不过,如果家有成长中的孩子,他们不会顾忌辈分、身份、面子,会以他理解的做人做事,标准严格要求你,也会以“别人家的爸妈”提示你对标找差。当然,子女的训导,毕竟只是扯扯袖,红红脸,出出汗,并不具有“带电”的约束力,属于“家族式舆论监督”。⑩遥想当年,我给父亲也出过这样的难题,我常常懊悔自己没对父亲多些耐心,多些尊敬,哪怕是语气温和些也好。一幕一幕,恍如昨日。⑪现在,在与儿子的“较量”中,我总算有了换位的体验:痛,并快乐着。⑫毕竟,父子之间“嘴仗”的背后,无所谓“仇”与“恨”,只是世界上两个最亲密男人的较量,是双方爱的碰撞。我想,当年的父亲应该能理解。而我也早已识破我家那小子的真面目,他的咄咄逼人里,几分是得理不饶人,几分是恃宠而骄,还有几分是亲密的嗔怪。(选自《朝花时文》,有删改)10. 第⑩段中加点词语“难题”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文章第②-⑥段记叙了“我”和儿子之间的四件事,按照要求完成填空。“我”的表现儿子眼中“我”的主要问题(1)絮絮叨叨“我”将书画礼盒背在身后添人麻烦(2)(3)“我”询问酒店为啥缺少顾客(4)12. 对文章第①段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我”对此次旅行的畏惧。B. 两个“俨然”增添了一种诙谐幽默的表达效果。C. “夏令营营长”一词表明“我”对儿子的不满。D. “素质提升训练营”突出此次旅行运动强度大。13. 分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熊孩子”的语言表现力。14. 联系全文,结合加点词,谈谈对第⑦段画线句的理解。三、综合运用(1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学校正开展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学科节活动,某班准备制作《大家一起读(红星照耀中国)》的系列短视频,目前已经确定了《斯诺笔下的“长征”》《斯诺眼中的红军领袖》两个专题,请协助策划组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设计专题15. 根据活动主题,策划组还设计了以下专题,最符合要求的两项是( )( )A. 《探寻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B. 《陪着斯诺贯陕甘宁风光》C. 《走进斯诺笔下的苏维埃》D. 《跟着斯诺学写人物通讯》任务二:撰写提纲16. 策划组打算从五个方面制作《斯诺笔下的“长征”》专题短视频,参考《红星照耀中国》中“第五篇·长征”的目录,帮他们补充内容提纲。 任务三:设计人物卡 17. 在制作(斯诺眼中的红军领袖》专题时,策划组采用“图片+诗句”的形式为红军领袖们各设计了一张人物卡,右边是“领袖人物·周恩来”的人物卡,请根据周恩来的革命经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策划组为什么会选择这首诗。任务四:点评推荐语18. 系列短视频的“第一集”主要是向同学们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下列两则推荐语,你更喜欢哪一则?请从内容和语言等角度阐释你的理由,字数不少于60字。推荐语① 当漫漫长夜笼罩大地,有人燃烧自己,化作黎明的灯火。当神州碎裂黎庶哀鸣,有人撕开铁壁,成为启明的星耀。在中国的西北,世界的东方一道澎湃的红光正孕育着一颗冉冉的红星正升腾着她将洞彻一切黑暗,照耀整个中国!去看这本书吧,朋友。你将看到不屈、奉献、牺牲,以及人间一切的高尚!推荐语②这本书打破了“新闻封锁”,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改变了当时国际社会对“红区”的偏见,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它是纪实文学的经典之作。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吧。四、写作(60分)19. 请以“春天,就这样来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