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宝阅读理解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19 回答:爱度老师
(1)阅读全文,简述“传家宝”的来历。
(2)下面两段文字中“攥”的细节描写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甲】他走过小酒馆,想一醉方休,可银圆都攥出了汗,终究没舍得花。
【乙】屠户把银子攥得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中举》)
(3)文章首尾两次写观众的反应,有哪些作用?
观众席上顿时发出嘘声一片,类似喝倒彩。
突然,观众席上爆发了长久的掌声。
(4)文中多处悬念使小说引人入胜,请写出其中的两处。
参考答案:
(1)爷爷在抗战期间用自己多年攒下来的真银圆,换下老妇人被骗的假银圆,这块假银圆,在战场上救了他的命。
(2)【甲】:“攥”,写出了爷爷是否用仅剩的一块银圆买酒喝的内心的纠结,刻画出爷爷节俭的形象。
【乙】:“攥”写出了胡屠户要把银子交给女婿时内心的不舍,刻画了胡屠户虚伪、吝啬的形象。
(3)①两次描写观众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银圆背后故事的感人,体现了人性的善良。②侧面描写,第一次写出小小的银圆的微不足道,第二次写出了银圆背后故事的感人。③第一次描写承上启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留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次描写收束全文,突出了传家宝故事的感人,赞美了人性的善良。④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4)悬念一:别人都是晒压箱底的、价值连城的宝贝,而这位八零后小伙子晒的却是一块值不了几个钱的银圆。悬念二:没有这块银圆,“我”爷爷早不在人世,也就没有“我”父亲,没有父亲就没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