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凉儿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2-25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选项与文中“伏凉儿”的特点相符的是哪一项?( )
A.叫声响亮、个头很大、十分警觉。
B.叫声响亮、个头很小、十分警觉。
C.叫声响亮、个头很大、喜欢阳光。
D.叫声响亮、个头很小、喜欢阳光。
(2)“我”为了捉“伏凉儿”,用了很多办法,下列选项与文本内容不符的是哪一项?( )
A.在竹竿头上缠绕蜘蛛网丝捉。
B.用烧烤熔化的轮胎废料粘。
C.等它自己爬进小竹笼子里。
D.用面筋粘。
(3)“我”认为伏凉儿是一种夏天的象征,原因是以下哪一项?( )
A.伏凉儿是一种好玩的虫。
B.伏凉儿飞行动作极迅速。
C.伏凉儿幽细绵长的叫声。
D.伏凉儿有一种特异器官。
(4)文中第⑥自然段说“也许这才是一种更真切的赏玩”,指的是以下哪一项?( )
A.将伏凉儿捉到手里嬉戏把玩。
B.保持距离听赏伏凉儿的歌唱。
C.将伏凉儿收进小竹笼里喂养。
D.用竹竿捉弄伏凉儿,赶走它。
(5)对第⑦自然段中这个句子蕴含情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哇!一只伏凉儿!
A.看到钻进纱窗的伏凉儿的惊喜。
B.对伏凉儿不间断的叫声的厌烦。
C.看到钻进纱窗的伏凉儿的感动。
D.对眼前的伏凉儿不飞走的疑惑。
(6)第⑨自然段中写道:“……伏凉儿依然沉默。”伏凉儿沉默的根本原因是哪一项?( )
A.这只伏凉几个性矜持至极。
B.它刚被“请”进来不久,人生地不熟。
C.它不喜欢“我”提供的食物。
D.伏凉儿觉得它失去了自由。
(7)文中第⑤自然段前半段,作者写伏凉儿是一种夏天的象征,对这种写法理解正确的是以下哪一项?( )
A.语句重复啰唆,表达意思不简洁,这种写作手法不可取。
B.运用排比手法,突出强调伏凉儿是一种夏天的象征。
C.连续堆砌词语,显示作者词汇积累的丰富,是一种炫技。
D.运用排比手法,句中语意存在前后矛盾,令人难以理解。
(8)阅读文本,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倾听蝉鸣—— —— ——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A;
(6)D;
(7)B;
(8)捉伏凉儿 伏凉儿 放生伏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