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粽是情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3-08 回答:爱度老师
(1)那年六月,粽香飘不到“我们”这里的原因是什么?( )
A.“我们”没有钱买粽子。
B.“我们”埋头在书山题海。
C.“我们”不喜欢吃粽子。
D.学校的食堂没有粽子。
(2)“我们”称语文老师为“常青哥”是因为什么?( )
A.他是“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B.他上课很滑稽,讲课语速不急不缓。
C.他不到四十岁,中等个,偏瘦。
D.他为人随和,常年穿一身青色衣服。
(3)第4自然段作者回忆了常青哥怎样的上课风格?( )
A.沉稳柔和
B.平易朴实
C.幽默风趣
D.细心严谨
(4)第9自然段中加点的“这事儿”指什么?( )
A.常青哥递给“我”一个清香扑鼻的大粽子。
B.原本安静的教室因为同学们读纸条上的字而热闹起来。
C.常青哥给同学们送了带着祝福的粽子。
D.常青哥挑一担禾草行走在田间小路上。
(5)常青哥写在细纸条上的词语妙在哪里?( )
A.巧妙进行复习,为同学们补充词汇量。
B.体现常青哥的字如行云流水,很美观。
C.给同学们制造惊喜,为生活带来乐趣。
D.利用“粽”的谐音,为同学们送祝福。
(6)对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理解有误的是哪一项?( )
A.陈老师送给“我们”的粽子太好吃了,“我们”很想再吃一个。
B.“甜甜的、酸酸的、暖暖的”写出“我们”内心的欢喜和感动。
C.“我们”的心“被陈老师的粽子砸中了”中的“砸中”指“‘我们’的内心被触动”。
D.称呼由“常青哥”改成“陈老师”,表达了“我们”对陈老师的尊敬和感激。
(7)文章第2~5自然段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常青哥,请用小标题补全框图。
常青哥送“我”粽子→ →常青哥的上课风格→
(8)常青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9)文章结尾,作者很想跟陈老师说一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至少两点)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D;
(6)A;
(7)常青哥的身份和外貌 常青哥的家境;
(8)结合“我遇到常青哥,他笑眯眯地看着我,递给我一个清香扑鼻的大粽子”可知常青哥为人随和、和蔼可亲;结合“原来常青哥不只送了我一个人,还送给了大家。他不光送给大家粽子,还悄悄地在粽子里塞进了他的祝愿。”可知常青哥育人有法。
(9)“我”也像陈老师一样,成了一名教师;也像陈老师那样通过粽子传情,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