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06     回答:爱度老师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别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横线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A    

B    

(3)本文第④段说“蓄底气才可成伟业”,“底气”源于哪里?

(4)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文章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习近平总书记青少年时代是如何“长志气”的。

【链接材料】

ㅤㅤ习近平在五六岁的时候,跟母亲去买有关岳飞的小人书,“精忠报国”四个字他一直记着,并成为一生追求的目标。

ㅤㅤ15岁时,习近平主动申请到陕北农村插队,来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当农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ㅤㅤ20岁时,他挑起了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的重担,带领村民建起陕西第一口沼气池。

ㅤㅤ30岁时,他主政一方,在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期间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走访,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

ㅤㅤ青年习近平的成长经历,可以为当代青年的价值坐标锚定方向。

【注】链接材料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版,2023年12月第6次印刷)九年级下册第85页。


参考答案:

(1)我们只有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才能建立伟大的功业。

(2)①道理论证 ②举例论证

(3)“底气”源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源于党的坚强领导,源于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4)习近平总书记从小就树立了“精忠报国”的崇高志向,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实践的深入,不断坚定这个志向。他主动申请到陕北农村插队,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并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无论是在农村插队、担任大队支部书记还是主政一方,他都始终牢记自己的志向和信念,为之奋斗不息。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