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出深山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07 回答:爱度老师
(1)梳理文章的内容,完成下图,并据此探究文章的结构特点。
A梳理文章的内容
B探究结构特点:
(2)文章第③段说:“这小溪是我童年的乐园。”请分析作者在本段是如何写出“乐园”之“乐”的。
(3)请你为文章中画线句子设计朗读,并阐述理由。(可从重音、停连等角度设计)
只有河能走出重重叠叠的山。河呼啸着冲撞而去,山门轰然打开,前面是一马平川。
(4)作者在一次访谈中曾说,年轻时以为乡村环境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她的想象力,后来才明白,最重要的是滋养她形成了朴素的价值观。大河作为乡村环境的一部分,它的哪些精神影响了作者形成朴素的价值观?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参考答案:
(1)A.①清亮、温柔、大胆②宽阔平缓、遍体鳞伤 ③同情、怜惜 ④感激、赞美、钦佩
B.文章采用双线结构,一条线索是大河从深山一路奔流到海;另一条线索是“我”读书的经历(或:“我”的情感变化)。
(2)用拟人的手法写村庄的昏昏欲睡和蝉的鸣叫,突出夏天的炎热,与“我”的感受形成对比;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达出“我”捉鱼虾、泥鳅、螃蟹的快乐心情。
(3)示例:重读“只有”“冲撞”“轰然”;“重重叠叠”“一马平川”语音延长。因为“只有”强调河的唯一性,突出对河的赞美,“冲撞”强调走出大山的艰难性,“轰然”展示出大河冲出深山的浩大气势;“重重叠叠”语音延长凸显山的阻碍之大,“一马平川”语音延长展示出大河冲出深山后的美好图景,令人向往,给人激励与鼓舞。
(4)大河从深山流出,历经波折,依然一路奔向大海,它一往无前的精神坚定了作者不惧困难、走出大山的意志;大河无论以何种水的形态存在,都滋养万物,保一方平安,它的奉献精神激励作者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大河奔流入大海,但最终仍会变成云、雨回到故乡,它的反哺精神影响作者生发回馈故乡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