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老院阅读理解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14 回答:爱度老师
(1)选文写了“我”三次回老院,每一次的感觉是怎样的?请分别概括。
(2)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这段时光就像是刀刻在石头上的篆印,岁月长在树木里的年轮,很难被时间的流水冲刷殆尽。
(3)阅读选文,说说选文为什么取题为《重回老院》。
(4)选文结尾让人意犹未尽。它与下面哪一项的结尾特点相似?请联系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A.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B.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名著《红岩》
(5)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叙述“我”重新回到老院的经历,现实和回忆交错,虚写和实写结合。
B.院子里的老枣树和老槐树,虽然命运不同,但都引起了“我”童年的回忆。
C.选文写了“我”多次回到老院的情景,其中前两次是详写,第三次是略写。
D.选文对老院进行了细致描写,从字里行间也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失落之情。
参考答案:
(1)第一次,老院有些破旧,样子有了不少变化,但依然感觉很亲切;第二次,老门旁边新开了一扇大门,老院已经全部翻盖成新房,但格局没变,感到既陌生又熟悉;第三次,只看到新门替代了报栏,没有进老院,感觉一切都停留在了梦中。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时光”比作“篆印”“年轮”,把“时间”比作“流水”,生动形象地写出时光留在记忆深处,难以磨灭,表达了“我”对生活在老院时光的留恋。
(3)点明叙写对象“老院”,交代主要内容:重回老院;“老院”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结构严谨完整;“重”能够暗示中心,隐含着对老院的浓浓深情。
(4)与B项结尾特点相似,两者都是环境描写。选文结尾句有画面感,流动的阳光和宁静的画本交相辉映,像一幅画,渲染了宁静的氛围,烘托了“我”寂寞失落的心情。B项结尾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充满希望的氛围,“红光”“万道光芒”象征着革命必将胜利。而A项是引用孔子的话,具有雄辩的力量,证明了“陋室不陋”的观点。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