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失望阅读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21     回答:爱度老师

(1)请梳理概括文章的情节,填写下面表格的空缺处。

大客车飞快地行驶在盘山路上
乘客们昏昏欲睡
   
乘客们迷茫、惊慌
危急时刻老军人挺身而出指挥司机打开车门,要求大家按顺序下车
乘客们不再慌乱,秩序井然地下车
   
   
闹剧不了了之,客车继续行驶
   

(2)“伏笔与照应”的结构技巧在本文中有鲜明的体现,试举一例进行分析。

(3)简要分析老军人的人物形象。

(4)从文章主题和表达效果上看,你认为下面两个语段哪个更适合做文章的结尾?请简述理由。

【A】人性其实真的不能拿来测试。测试人性,只会有两个姑果,一个是测试的人失望,一个是被测试的人失望。而且,当你测试别人的时候,你自己的人性已先塌陷。

【B】人性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存在,任何技术手段都无法测试出人性。但这一场人为的人性测试确实测出了些什么。测出了什么呢?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参考答案:

(1)①山势变高,路况越来越不好,大客车在一阵剧烈的抖动后猛然停到悬崖边;②三个年轻人说明这次“事故”是他们和司机一起设计的人性测试,老军人谴责三个年轻人和司机;③乘客们都很愤怒;④乘客们因闹剧和老军人的话而陷入了无声的思考。

(2)示例:第⑤段写三个年轻人吵得最凶,第⑦段写三个年轻人拿着手机录视频,为下文揭示他们的记者身份埋下伏笔;第⑧段交代三个年轻人的身份及关于人性的测试,与上文三个年轻人不同寻常的表现相照应。

(3)①事故发生时,其他乘客慌乱、吵嚷之时,他脸上透着威严和坚定,他用简洁有力的话语指挥人们脱险,可见他冷静果敢、干练机敏;②他脚踹记者,并严厉斥责记者和司机,可见他刚正无畏。

(4)示例:我认为[A]语段更合适。从文章主题上看,用议论性的文字对这场人性测试的闹剧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点明了“人性不能拿来测试”的主题。从表达效果上看,两次用到“失望”一词,与题目呼应;哲理性的语言,更能使读者受到启迪。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