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我这样寻找灵感阅读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21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文章按时间顺序,以“回忆”贯穿全文,讲述了“我”找到灵感的过程。

B.作者叙写母亲对“我”的质问以及教导,表现了母亲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C.文章第⑥段中对村庄、河水、田野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优美静谧的氛围。

D.作者在文章结尾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即灵感的有无可以评判作品的好坏。

(2)“我”是从哪些途径寻找灵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第⑧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4)第⑩段“文学使人胆大”中的“胆大”有哪两层含意?请简要概括。

(5)作者月夜悄然出行与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二者在对待自然景物的态度上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D

(2)“我”寻找灵感的途径有:月夜孤行,读书,读报,偶遇的事件。

(3)细致地描写了“我”月夜孤行寻找灵感的过程,表现了“我”的“不同寻常”的对文学创作的痴迷情态,引出下文,突出文章的中心。

(4)一是指不再害怕天黑,二是指坚持独立思考、不随大流、敢于在良心的指引下说话、做事的精神.

(5)他们对待自然景物的态度是相同的,理由:苏轼被入户的月光吸引,欣然出行寻友,与朋友陶醉在如水的月色里;莫言看到“看到月光从窗棂射进来”便月夜独行,享受着田野的宁静。二人都热爱月光、月夜,热爱大自然。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