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刀子阅读理解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26 回答:爱度老师
(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父亲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地点 |
情节 |
主要事件 |
学校门口 |
开端 |
① |
家里(第四天) |
发展 |
② |
家里(暑假) |
高潮、结局 |
③父亲给教育局写信,老歪离开了门卫的岗位。 |
(2)文章多次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一例,指出其表达效果。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你只要在老歪身上,切上那么一道小小的口子,让火红的血液流上那么一小会儿,我们老田家的尊严就彻底复活了。
②父亲嘿嘿一笑,说,刀子被大刚借走了,咱老田家不能吃亏,不是?很神秘的样子。
(4)文中的“刀子”在不同人手里包含哪些具体含义?由刀子引发你对解决冲突和对立问题的哪些思考?
参考答案:
(1)父亲与老歪发生争执,被老歪一拳打到在地上;父亲为了不让田家吃亏,故意说把刀子借给了大刚
(2)老歪的身材高大,急性子、脾气邪与父亲的身型瘦小,紧张、木讷形成对比。作用:写出父亲被打的原因,表达了我的愤怒之情。
示例3:我与父亲对待老歪的不同态度(或“我”的刀子与父亲的刀子)对比。作用:表达了父亲面对野蛮、暴力的态度和方法得当。
(3)①“彻底”形容深透、完全而无所遗留,表现了“我”要为父亲报仇,为田家找回尊严的愤怒之情。
②“神秘”表示难以捉摸,高深莫测。形象地写出父亲“借”刀子的原因,表现了父亲解决问题的智慧。
(4)有形的刀子,在骁勇的爷爷手里是保家卫国的工具,在年少气盛的“我”手里是复仇的工具;在木讷拘谨的父亲手中那把无形的刀子则是他的智慧。由“刀子”引发的思考:强与弱、有为与无为、野蛮与文明、武力与智慧等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