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工资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26 回答:爱度老师
(1)通读全文,梳理文中沾染网瘾的少年心理变化的过程,给下列选项排序 ( )
A.感念老师母亲
B.自尊深受损害
C.决定继续读书
D.想念校园生活
E.感觉读书没意思
(2)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班主任三番五次地登门,母亲的眼泪似乎要将整个家淹没,而父亲的咆哮就像闷热夏天里的干雷,足以把桌子上的碗震落下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了沉迷网络游戏不想读书的他在父亲安排下,在网吧工作,最终回心转意重返课堂读书的故事。
B.文中特意交代他平时成绩挺优秀这一细节,说明他学习基础好,与他成绩的一落千丈形成对比,交代了父亲为他找一份网吧工作的原因。
C.最后一段的第一个“艺术”是说父亲的工作性质;后一个“艺术”是说父亲教育儿子采用了富有创造性的巧妙方式。
D.文章以父子问话儿子惊讶的反应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并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4)小说结尾写“其实是父亲自己掏的腰包,只不过是搞艺术的父亲换了一种形式艺术地给了他而已”,通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教育儿子的“艺术”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EBADC
(2)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把“父亲的咆哮”比作“闷热夏天的干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内心难以遏制的愤怒与痛心。
(3)D
(4)①教子有方、用心良苦。当儿子误入歧途时,没有多余的说教也没有过激的逼迫,而是将儿子送往经常逗留的网吧,让他深切体会不读书而又无真实本领根本无法在社会立足,也无法受人尊重的道理,从而让儿子自我反省、自我发现、自我成长;②尊重儿子,理解儿子。虽然事先和网吧老板商量好,并且自己出资预付好儿子的“第一份工资”,却没有向儿子说破,打消儿子认为父亲此举是在讽刺他的疑虑,让儿子有了更真实的打工体验。③心思巧妙、计划周密。深知“解铃还须系铃人”的道理,让沾染网瘾的儿子深入网吧,感受网吧生活的无聊空虚,并安排网吧老板的“故意刁难”,让儿子体验社会的人情冷暖,感念身边师长的深重恩情和校园生活的温馨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