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菖蒲阅读题目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01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开篇点题,写出了秋后菖蒲的美丽蓬勃,描绘出宁静美好的画面,引出下文菖蒲的童年回忆。
B.第⑧段划线句中“捡”“兜”“喜滋滋”运用动作,心理等描写,形象写出了“我”在蒲丛中捡到硕大鸟蛋后如获至宝的情景。
C.第⑫段写人们都不再在端午节悬挂菖蒲叶的事实,说明在除旧革新的现代文明的漫染下,陋习消失了。
D.第⑬段划线句中“竟”“真”写出了“我”在看到菖蒲时如见故人的惊喜,侧面地烘托“我”对菖蒲的思念。
(2)引用诗文是本文的写作特色,下列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唐诗人李贺的《大堤曲》中写菖蒲花开于春末,古人认为难得一见菖蒲花开,最后用花树喻人老,从而抒发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B.第⑩段借助杜牧的诗句,虚写了将菖蒲制作成蒲扇、蒲垫的童年往事,表达了作者对菖蒲的喜爱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C.第⑪段引用《本草•菖蒲》里关于菖蒲的记载,突出了菖蒲叶形似剑的特点,引出下文所写的端午悬蒲叶以避疫护佑的习俗,为下文写作者对传统文化被淡忘的惋惜作铺垫。
D.文章结尾引用席慕容的《菖蒲花》一诗,以花喻人,折射出诗人情感意识里的执着精神,从而将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和思想融合在“菖蒲”意象中。
(3)有人认为,文章第⑬⑭⑮段与全文关系不大,可以删去,你怎么看?简要说明理由。
(4)请简要分析标题“曾经的菖蒲”的内涵。
参考答案:
(1)C
(2)B
(3)不能。家养的菖蒲瘠净雅致,可驱蚊灭虫,补充介绍菖蒲的效用;家中精心修剪的菖蒲让“我”想到“蜗居城市”的自己,抒发失落惆怅;“我”更喜欢水湄边的挺拔野性、自然生长的菖蒲,两相衬托,突出我对童年故乡的人和事的思念。
(4)曾经的菖蒲指作者童年记忆里的菖蒲,充满了儿时的欢乐和家庭的温馨,表达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思念,对水域故乡的思念和对母亲的思念;曾经的菖蒲也指古代诗文和传统习俗中记载的菖蒲,在除旧革新的现代文明的浸染下,有些习俗已经被淡忘远去,表达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追念以及现代人淡忘传统习俗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