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的李响阅读题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08 回答:爱度老师
(1)请你结合语境、把下面的三个问句填到文中画横线处相应的位置上,并说说三个问句在小说中的作用。
①你是说,你去南泥湾开过荒?
②我去是有项目做,你去干什么?
③那你打仗了吗?
(2)下面三句话从不同角度对《十八岁的李响》这篇小说作了点评。请你任选其中一句作为开头、写一段赏析性文字,和同学们分享交流。(不少于150字)
◆小说构思巧妙耐人寻味。
◆李响是个平凡却又不凡的人。
◆这个故事动人心弦,这是一个人的青春,同时也是一代人的青春。
参考答案:
(1)A②B③C ①
三个问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随着问题的解答,李响参军和开荒的故事妈娓道出,人物形象渐渐丰满:另外,“我”对李响的情感态度由疑惑不解到感动敬佩。抒情线索更加明晰。
(2)示例1:小说构思巧妙耐人寻味:三问三答层层设疑,情节不环相扣,结构完整严谨。为什么李响心心念念要去南泥湾,为什么“我”和父亲对他充满误解,为什么他走后再也没回来?一场对话娓娓道来。一位少年英雄抛妻弃子、为国牺牲的故事铺展开来,巧妙地展现了李响在家与国的选择中惊慨悲壮的心路历程。小说最后,烈士纪念碑前,壮烈殉国的英勇和十八岁年轻的生命形成强烈的反差,让人们在恍然大悟之余陷入深深的回味。
示例2:李响是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却要“瞒着父母”“当兵抗日”。在党的一声号召下奔赴战场:他战场受伤,“腿中一枪”“一瘸一拐”却仍有保卫延安的豪情与担当;他当炊事员。一一天开荒4.23亩”“连续开荒一个月”却最终累死南泥湾的土地上。一个十八岁的青年、热血沸腾。追寻光明。李响谐音“理想”。一个平凡的人,为中国自由富强的理想不懈奋斗、付出生命,终为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