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坐拥多元文化的山阅读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19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在九日山西行二里的庙下村发现二十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刮削器。

B.闽南文化多元,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丝文化等文化交融互鉴使它有丰富内涵。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日山得名也有这样的内在的文化意蕴。

D.文章的最后两段,作者忆古思今,为现代南安欣欣向荣迅猛发展的现状感到骄傲。

(2)文章第①②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同学们正在筹划海上丝绸之路艺术节活动,大型情景剧中出场多位誉满天下的泉州历史人物形象,拘那罗陀位列其中,请你结合第⑦⑧段内容,简要概括原因。

(4)请从写法角度,说说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5)九日山于2021年7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祈风石刻记载的祈风庆典是代表性遗产要素之一,请结合文本内容及链接材料,简要分析祈风石刻的不朽价值。

【链接材料】由于海外贸易对国家财政的巨大贡献,宋代官方极为重视海外贸易的发展,10世纪末开始对海外贸易大力扶持,在沿海重要港口设立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现海关),1087年在泉州开始设立市舶司,规定职能包括出海许可审查、货物检验、税收、以及主持祈风祭海。


参考答案:

(1)A

(2)①运用说明方法,明确九日山的山的类别,引出说明对象;

②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突出九日山虽海拔不高,但内涵丰富;

③与下文九日山丰富的文化形成呼应,照应标题。

(3)拘那罗陀是印度高僧,在泉州翻译了世界上最早的梵译汉版本的《金刚经》,在建造寺和“翻经石”上演绎着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在九日山留下了历史印记。

(4)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暮秋的风人格化,形象生动;

②以风儿轻轻拂过“翻经石”,传达九日山的历史故事,寄托作者对这位史载旅泉第一位外国人的敬仰之情。

(5)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九日山摩崖上的祈风石刻是海丝文化的重要史证;

九日山祈风石刻记录了泉州古代地方政府组织的祈风盛典,真实地展示了泉州海丝活动的状况;

九日山祈风石刻是研究我国宋代海外贸易的珍贵资料,具有不朽的价值。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