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模拟卷 > 深圳中考二模试卷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27校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2-26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27校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27校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2年初三质量检测语文(4月)命题学校: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教育集团(总部)本试卷共8页,共24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班级、考场和座位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非选择题,答题不能超出题目指定区域。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一、书写(3分)见字如面,写一笔好字,赏心悦目,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徜徉吧……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规范、美观。二、基础(27分)本学期,学校开展“我们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学习活动。根据情境完成 1-8 题。活动一:读书向未来(共 4 题,共 9分)搜集整理“名人谈读书”资料时,小鹏在叶辛的《书将伴我走向未来》中读到了这样一段文字:“我爱读书,比小孩子爱吃糖果更甚。只要有空闲时间,包括每天临睡前,我总要读一会儿书。只有碰到一本好书,那就会通宵达旦地读下去。这种读书的shì好,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中小学时期,我读了很多有趣的书。书本要我学做一个正直诚实的孩子,不要撒谎,不要阿谀奉承,不要人云亦云,要(1) ,要独立思考;书本开阔了我的眼界,它告诉我,除了我自小看到的马路、电车、外滩,除了我熟悉的上海,这个世界上还有无数壮丽的河山,还有很多(2) 的事物;书本也táoyě了我的精神,我在书上读到‘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等格言警句。当然啰,书本使得我从小就向往丰富多彩的生活,向往有山有水的大自然。这一切(3) 的影响,对我后来在艰苦的插队落户生活中潜心奋斗,起了多大的作用啊。”1. 根据拼音写汉字shì 好 ( ) táo yě( )2. 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选项填到横线上。 A 闻所未闻 B 潜移默化 C 脚踏实地 D 骇人听闻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是( )A. “只有碰到一本好书,那就会通宵达旦地读下去。”这句话表述无误。B. “我在书上读到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等格言警句。”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读到格言警句。C. 法国哲学家、作家培根的《谈读书》一文围绕读书的话题,探讨了读书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等问题。D. 苏轼的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和《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在讲读书的重要性。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今年学校开展了以“读书向未来”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示例1:书将伴我走向未来示例2:最是书香能致远活动二:励志向未来(共 2 题,共 6分)为了迎接“五四”青年节,学校团委计划开展“学习青年榜样,践行青春誓言”的演讲比赛活动。5. 学校团委拟邀请当代著名作家曹文轩教授作为演讲比赛的评委嘉宾,时间是2022年4月22日下午四点,地点是学校一楼报告厅。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给他写一封邀请函。6. 演讲比赛结束以后,小鹏写了一段感言。请你按照要求将感言补充完整。同学们的精彩演讲,使我激动、振奋。这些青年榜样的名字鲜活于心,动人的事迹铭感于内。在电影《长津湖》中,我认识了固守疆土、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伍万里;在奥运赛场,我看到了家贫志坚、奋力拼搏、勇夺桂冠的全红婵;_________。(结合语境,续写句子,补充一个你心中的青年榜样的事例)百年前,在南开学堂里,少年周恩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铿锵誓言;百年后,在天安门广场上,青春学子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为铮铮誓言;而今,在百舸争流的潮头之上,我愿,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我愿,_________。(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下自己的“青春誓言”)活动三:诗意向未来(共2题,共12分)诗歌传情,文字飘香。从经典诗文中汲取古人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青春作伴好还乡”,诗意向未来。7.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①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②舂谷持作饭,___________。 (《十五从军征》)③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④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⑤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主火炬大雪花,连接了各国友谊,展示了“天下一家”的美好愿望。撷取古典诗词中的几朵“雪”花,来读懂诗人的情怀。有的诗句含有“雪”字,但并非是在写雪,例如韩愈《晚春》的“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和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 “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有的诗文,字面上不着一个“雪”字,却成为写雪的名句。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还有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当然,也有诗句直接写雪,例如白居易的《卖炭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小鹏抓住诗眼“望”对《望岳》进行了批注,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A. 首联是“远观之望”,以反问统领全诗,写出泰山的高大和历史悠久,表现其雄伟阔大的气势。B. 颔联是“近眺之望”,写大自然把一切美景都集中于泰山。“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而“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C. 颈联是“仰视之望”,写细望之实景,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热爱。“决眦”写望时的全神贯注,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令人震撼的力量。D. 尾联是“想象之望”,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意愿,虽未直接描写泰山的景物,却用“众山小”反衬出泰山之高大,表现出青年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三、阅读(45分)(一)(11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选自《周亚夫军细柳》)【乙】其后,有人盗高庙坐①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②治。释之案③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④。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⑤,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⑥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⑦,然以逆顺为差⑧。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候王恬开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注】①高庙:汉君臣供奉汉高祖刘邦的庙。坐:通“座”,神座。②廷尉:官名,九卿之一,最高执法者,汉文帝时张释之任廷尉一职。③案:通“按”,按照,依照。④弃市:死刑。⑤ 族:灭族。古代刑法规定,一人有罪可诛杀他的家族。⑥共承:恭敬承奉。共,通“恭”。⑦罪等:罪名相同。⑧以逆顺为差:指因犯罪程度的轻重而加以区别。9.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上自劳军/劳其筋骨B. 军士吏被甲/将军身被坚执锐C. 使人称谢 /长跪而谢之曰D. 法如足也/以中有足乐者10.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2) 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11.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B. “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这样断句是正确的。C. 乙文在处理“盗庙器”一案时,文帝认为张释之处罚过轻,但张释之不随声附和,且据理力争,文帝最终同意了他的意见。D. 甲文在正面刻画人物时,侧重于人物的外貌和神态描写。12. 文帝对周亚夫“称善者久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请结合两文说说周亚夫和张释之得到称赞的原因。(二)(1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从开幕式上的“迎客松”“二十四节气”,到闭幕式上的“送别柳”“十二生肖”,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华文化与冰雪文化交相辉映。赛场内外,中华文化元素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融合。②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人的诗意与浪漫得以尽显。开门迎客的“冰雕中式门窗”、从天而降的“黄河之水”、中国红与冰雪蓝的视觉碰撞……开闭幕式上,一幅幅饱含深情的中国式冰雪画卷徐徐展开,凝结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界人民的祝愿。从造型融入传统文化意象的“雪如意”等场馆到灵感源自古代同心圆玉璧的奖牌,从闪亮赛场的山水画配色比赛服到礼仪人员服饰上的“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中华文化之美无处不在。③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人的精气神在行动中彰显。“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中国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确保了北京冬奥会如期顺利举行,兑现庄严承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赛场上,中国代表团首次实现全项目参赛,运动员们奋勇拼搏、永不言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冰丝带”采用碳排放趋近于零的制冰技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开幕式上,伴随世界各地代表团入场,中国奏响19首世界名曲……④北京冬奥会上,文明交流互鉴随处可见。冰雪健儿在冬奥村里为饺子、豆包等中华美食着迷,亲身体验中医药文化、茶文化、中国功夫文化;身着“神奇女侠”服装、装扮成拳击手模样的运动员卸下比赛的紧张,自由驰骋在冰面;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运动员与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合影互动……一幕幕各美其美、和合共生的场景暖人心田,奥林匹克精神因团结和友谊而绽放。从2014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深刻阐述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到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胜利举办,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大量机会和平台。⑤顾拜旦说:“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形势,北京冬奥会奏响了团结、友谊、进步的乐章。中国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同世界各国“一起向未来”。(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张鹏禹)材料二:习近平给中国冰雪健儿的回信翊鸣同学:你好!来信收悉。你和中国冰雪健儿在冬奥赛场奋勇拼搏、超越自我,取得了优异成绩。我向你们表示祝贺!为你们点赞!你在信中说,出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成长在一个最好的时代,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感到很幸运。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希望你们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习近平2022年2月24日材料三:①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把坚硬的冰设计成柔软的丝带”,蕴含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深层思考和刚柔并济的智慧。22条飘逸的丝带,像是速滑运动员在冰上划过的痕迹,冰上画痕成丝带,象征速度和激情,又代表北京冬奥会举办的2022年。②为实现美好的设计理念,北京建院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团队提出了一系列极具科技含量、经济可行的工程方案。为实现马鞍形双曲面屋顶设计,设计团队采用了难度极高的单层双向正交索网结构。承载“冰丝带”概念的“曲面幕墙”,集成了小半径弯曲、钢化、夹层、镀膜和印刷等复杂工艺,挑战现有幕墙体系和玻璃的工艺极限。③为践行绿色节能和智慧场馆的目标,国家速滑馆严格控制平面轮廓和空间体积,并使用数字冰场技术。这种设计,节省了空调制冷、制冰、除湿费用。制冰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还可回收并循环利用,每年能节省约180万度电。数字冰场技术则可实现冰的温度、空气温湿度的自动调节,还可为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提供实时数据,为观众提供导航服务等。(文字来源:新华社,有改动)13.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冰雪健儿在冬奥赛场奋勇拼搏、超越自我,取得了优异成绩,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在行动中的彰显。B. 材料一第③段划线句子“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意思是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但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C. 承载“冰丝带”概念的“曲面幕墙”,集成了小半径弯曲、钢化、夹层、镀膜和印刷等复杂工艺,挑战幕墙体系和玻璃的工艺极限。D. 2022年北京冬奥会胜利举办,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机会和平台。14. 刚到中国的法国留学生苏菲对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国人的诗意与浪漫”不太理解,请你以冬奥会闭幕式上的“送别柳”的表演为例,向她做出解释。15. 材料三中划线句子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6. 材料二中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请结合生活体验或阅读积累,具体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三)(16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7—21题。雪落大地刘厦①下雪了!②无声的雪花,在天地之间,飘飞出最大的声响,落在我熟悉的这片土地上。③如果说大山里下雪了,那跌宕起伏的曲线,可以让人的目光翻涌起无数波浪,那么大雪覆盖的一望无际的平川,便可以让你的目光最大限度地伸展和飞翔。尤其是在没有高楼的农村,比如我的村庄。站在大雪覆盖的田埂上,喊一声,声音就被风带走了,因为没有障碍,就带远了,远的连自己也听不见了。这里更不知道什么叫隐藏,所有的田野,敞开的院落,每一条大路和小路,以及路边自在的老磨盘,都面朝苍天,都接受着上苍赐予的洁白。④我坐在窗前,是那个眼睛因为雪光而更加明亮的孩子。我不知道我在期待什么,但我内心充满期待的欢喜。⑤在大雪覆盖的早晨,除了跳动在雪地和枝头的麻雀,第一个在雪地踩出大脚印的是我的祖父。他穿着一双大草鞋,和只有最冷的时候才穿的套棉衣的黑色袄罩裤罩。他带着脚印去房外的柴火垛边、废弃的小院和村外的地里观察,因为这雪会把各种动物暴露无余,祖父总能在野兔、刺猬、田鼠的各种爪印中发现黄鼠狼的踪迹。这让我总觉得祖父和雪有一种神秘的约定,他能知道雪深处的秘密。⑥每当大雪初停,父母和邻居们都会上房扫雪,那时候看不见楼房,相似的平房因为大雪就更加像了。它们整齐、谨慎,一排紧挨着一排,足够生活行走的小路将它们连接着。⑦扫雪是很热闹的,人们在屋顶上见了面,总会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笑。我日后才发觉,那声音,是平原而造就的,发声点儿不在口腔,而在胸膛,通过喉头的推送,直接出来的,是拐弯最少,修饰最少的腔调。虽然现在我觉得普通话要比我们的方言省劲儿,也好听,但我仍然认为只有这样的土音是最适合说实话的。⑧大雪覆盖的村庄又是暖和的。院中,不走动的地方都堆着雪白的雪,雪堆看着走动的人,守着平庸的日子。直到院中的过冬葱绿了,才彻底化尽,化尽的时候也是雪白的。⑨母亲掀开雪下的麻袋片,抱出水桶一样的白菜,母亲一层一层剥掉青帮老叶,沉默的白菜就露出了新嫩的面容。母亲就这样在陈旧的生活面前拨开每一个新鲜的日子,喂养着我的时光。⑩父亲像这里的每一个冬天一样,掀开压着雪的瓮盖,拿出一进腊月就买下的猪肉,年就真的到了。⑪在我的印象中,过年就是两种颜色,红和白。红色的对联贴在两堆雪之间,红灯笼映照的雪泛起红光,红色的炮皮落在雪地上。⑫父亲说:谁谁回来了,谁谁家的谁谁回来了。雪听着一个又一个在外的人回来的消息,我看着他们带回来的熟悉和陌生。很多年都是这样,我和这个村庄一样,是留守者、迎接者、目送者和期待者。所以,过年回家这句话对于我来说,不是遥遥的归途,而是窗前的眺望。⑬我也曾从远处回来过,准确地说,回来的那个我,是从坐在窗前的那个我眺望的目光所能及的地方回来的。我在大雪覆盖的时候回来,带着喜悦或悲伤回来。在白茫茫的一片片田野间越走越深,在一段段路程中越拐越熟。我问自己,我这是要去哪?空荡的公路通向一个村庄,村庄中有一个院落,院落中有一盏灯。无边的世界中我只需要那个微小的归宿。我突然看见,那个终点是我活着的和死去的亲人的目光,是那些老物件和记忆的目光,是窗前的那个我期盼的目光。正是那些目光,一次又一次催促着我远行,然后期待着我归来。那些目光聚集的地方就叫故乡。⑭无论走多远,一个人永远属于一个地方。⑮对于华北平原上平凡无奇村庄里的孩子来说,在大雪飘落的时候,都该归位了,下雪了,就该回家了。一场大雪,就是一场浩荡的召唤,召唤着每一个远行的人,召唤着人们回到来处,回归那一片初心。(有删改)17. 阅读文章,下列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下雪了!”单独成段,寥寥几字,难以掩饰欢喜之情,照应标题,引出下文。B. 第③段对比鲜明巧妙,以对山中雪景的不满来衬托作者对村庄辽阔雪景的喜爱。C. 第⑭段“无论走多远,一个人永远属于一个地方。”这是作者对故乡深情的告白。D. 本文娴熟运用了描写、记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增强了散文的魅力。18.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第④段中让“我充满期待的欢喜”的事。19. 请联系语境,理解第⑨段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母亲就这样在陈旧的生活面前拨开每一个新鲜的日子,喂养着我的时光。20. 请赏析第⑧段划线句子。21. 请结合全文、材料及自己成长体验,说说你对第⑬段划线句子的理解。【材料】有人在,有人等,有人爱,我们才能鼓起勇气,更加自由地探索世界。——摘自《读者》(四)按照要求完成22-23题。(8分)“冰雪襟怀映照人类命运”——《光明日报》总结北京冬奥会的意义。小鹏以此点评语作为角度,进行名著阅读的主题探究。22. 【雪中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序号片段作品①街上的雪已不那么白了,马路上的被车轮轧下去,露出点冰的颜色来。土道上的,被马踏的已经黑一块白一块,怪可惜的。他没有想什么,只管扛着铺盖往前走。一气走到了人和车厂。A.《______》②到第三日,雪晴,B______(人名)辞别了老和尚又行,找着山路,一步一滑,两边都是涧沟,那冰冻的支棱着,就和刀剑一般。《儒林外史》③他道:“若得大官人如此周济,教小人安身立命。只不知投何处去?”柴进道:“是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中间是宛子城、蓼儿洼……我今修一封书与兄长,去投那里入伙如何?”他道“:若得如此顾盼最好,深谢主盟。”……且说他与柴大官人别后,上路行了十数日,时遇暮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紧起,又早纷纷扬扬下着满天大雪。行不到二十余里,只见满地如银。(此片段摘自回录:朱贵水亭施号箭C_______)《水浒传》④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戴着皮帽,冒着大雪,你要到哪儿呢……《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⑤直到这时,他才体会到,寒冷给人造成的痛苦竟会如此难以忍受。奥库涅夫给他的那件旧外套一点也不暖和,而那只套鞋里面总有雪,并且好几次掉在了雪堆里。另一只脚上的靴子随时都有彻底完蛋的危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⑥红军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了陕北……红军在大渡河以北爬上了一万六千英尺高的大雪山,在空气稀薄的山顶向西望去,只见一片白雪皑皑的山顶——西藏……《红星照耀中国》23. (1)【雪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写出上述表格④作品中“雪”的意象特点及其所体现的情感。(2)【雪中悟】“冰雪襟怀映照人类命运”。请从上述⑤—⑥的表格中任选一部作品,结合表格中选文提及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说说人物在冰雪逆境中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四、写作(45分)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完成写作。勇气颜艾琳秋末一只候鸟准备飞过太平洋。勇气是希望的力量,动力的源泉,精神的支柱,更是生命的脊梁。(《香山诗刊》2017 年春夏合卷)请同学们根据诗歌,任务A、B、C中选一个任务,完成写作。任务A:以“勇气”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任务B:以“秋末,一只候鸟准备飞过太平洋”为开头,展开联想,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自拟。任务C:以《勇气》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根据自选的任务,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用2B铅笔涂上自选的任务选项。2符合文体特征,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