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模拟卷 > 广州中考一模试卷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3-10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1广州市南沙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斑斓/狂澜 应和/和蔼可亲B. 宿儒/星宿 翘首/春寒料峭C. 秘诀/抉择 折腰/不折不扣D. 记载/载途 摄取/蹑手蹑脚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倜傥 红妆素裹 惊骇 吹毛求痴 B. 磅礴 藏污纳垢 亘古 翻来覆去C. 商酌 消声匿迹 擦拭 娇揉造作 D. 荒唐 精疲力尽 矜持 浮光琼影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一阵微风轻轻吹过,院中的桂花树散发出心旷神怡的香味,令人沉醉不已。B. 阳春三月,一场小雨不期而遇,淅淅沥沥,洗去了尘埃,也带给人们清凉。C. 张老师经常和同事们高谈阔论,谈论自己的教育理想、情怀,颇具赤子之心。D. 鲁迅先生是五四时期的先锋人物,其文章振聋发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传染病防控的经验总结,加快疫苗接种,是当前有力的防控手段。B. 回首百年党史,我们越是向前越艰险,无不源于精神的振奋,无不映照“三牛”精神。C. 一个人的德行、品性就好比木之根、水之源,只有不断修身立德,就能实现海纳百川。D. 广大青年是最富生命力、最有创造力,他们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5. 班级将开展“青年当自强不息”的主题班会活动,作为主持人,请你为此次主题活动写一段开场白。(80字左右)二、(1小题,8分)6. 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①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②__________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③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⑤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⑥_____________________,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富贵不能淫》)(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在撰写题为《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的演讲稿时,小南想引用古诗文名句来丰富内容。他将整理的材料发到班级微信群,请你参与交流。主题词古诗文名句出处刚毅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奉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自信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6分)三、(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既,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战国策》)7.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安陵君其许寡人/高可二黍许B. 休降于天/受任于败军之际C. 长跪而谢之/已而之细柳军D. 臣未尝闻也/尝射于家圃8. 把“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翻译成现代汉语。9.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秦王的质问和威胁,唐雎沉着冷静,从容应战,以一个“否”字断然反驳,表明其固守疆土的坚定信念。B. 唐雎用“布衣之怒”来压制对方“天子之怒”的威胁,并且“挺剑而起”,最终让秦王屈服,表现出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士人品质。C. 文中秦王的语言表现出他性格的多面性,其中“其许寡人”可见他的强悍残暴:“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可见他的盛气凌人。D. 文章始终在人物对话中展开,双方围绕“易地”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激烈对抗,人物语言和行为形成对比,造成了映衬互现的效果。10.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逖①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及京师大乱,邀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威宗之,推逖为行主。(节选《晋书·祖逖传》)【注】①东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①及京师大乱( ) ②是以少长咸宗之( )(2)祖逖的“轻财好侠”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简要概括。1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联系词人经历,词中“风雨”二字暗指什么?(2)当遇到困境时,本词中哪句话最适合用来自我疏解?为什么?四、(9小题,29分)(Ⅰ)(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脱贫攻坚成绩单】从2016年的脱贫攻坚战首战告捷,到2020年的决胜收官,从“不落一户一人”到“携手齐奔小康”,从“撸起袖子加油干”到“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这些年来,我国在扶贫事业上都做了哪些努力?成效如何?答案都在这里。【人间奇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减贫扶贫,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扶贫开发道路,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战,战场在农村。2012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达9899万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这些地区自然环境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交通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大大增加了脱贫攻坚的难度。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有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脫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根据国家农村贫困监测调查,2020年国家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8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年均增长11.6%,高于全国农村居民2.3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坚决地、持之以恒地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把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落实到脱贫攻坚的方方面面,取得令世界惊叹的脱贫成就。(材料来源:《中国青年报》)【国际时评】中国的经验,世界的智慧。脱贫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叠加气候灾难,全球极端贫困人口20多年来首次反弹。在此背景下,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以堪为世界之最的减贫速度和减贫数量,创造了又一个人间奇迹。中国减贫“密码”,有中国特色,更具世界意义。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立足实际,探索适合本国国请的减贫道路。中国基于本国国情进行的大规模减贫实践和减贫规律的理论探索,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探索自己的减贫之路提供新的视角和有道参考。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说,中国减贫经验有很强独特性,值得他国借鉴。不少研究减贫的外国学者指出,坚强领导是中国减贫“密码”的关键所在。《中国减贫学》智库报告将外国学者认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减贫经验概括为“5D”:坚强领导、细绘蓝图、发展导向、数字管理和分级实施,将“坚强领导”放在首位。中国始终坚持党中央对脱贫攻整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谋划,强力推进。“只有执政党拥有强有力的执政力和出台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才能实现有效脫贫”,美洲基督教民主组织主席胡安·卡洛斯·拉托雷评论说。精准扶贫是中国减贫“密码”的制胜法宝。为解决绝对贫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中国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中国减贫学》智库报告提出,中国创造性地拓展了“益贫市场”机制。在精准减贫领域,“有为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是必不可少的“赋能之手”。中国提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系统解决了扶贫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老挝领导人本扬亲自走访“精准扶贫”典型湖南省十八洞村,探寻中国减贫经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更是高度评价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唯一途径”共享发展是中国减贫“密码”的价值理念。让贫困人口分享发展成果,是国际社会的普遍议题。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奋斗征程中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高级领导人卡西姆·苏里率团考察江西省扶贫经验后感叹,中国的共享理念值得世界借鉴。(材料来源:新华社)12. 关于脱贫攻坚成绩单,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2010年以来,全国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2020年实现全员脱贫。B.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逐年上升,其中2019年达到人均11567元。C. 国家级贫困县分布于22个省,大多集中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云南省居首。D. 发展教育实现脱贫方面,我国改造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达10.8万所。13. 以下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2020年国家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8元,高于全国居民2.3个百分点。B. 脱贫作世界性难题在中国得以解决,这一人间奇迹吸引其他国家和地区前来取经。C. 外国学者认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减贫经验可以概括为“5D”,坚强领导放在首位。D. 精准扶贫方略的创造性提出并实施,仅是为了解决绝对贫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14. 根据材料,分析中国脱贫攻坚战被称为“人间奇迹”的原因。15. 假如你是一个选派到云南一个边陲小镇的驻村干部,请你结合文本预测会遇到哪些工作难点,并制定对应的脱贫策略。(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徒步旅行斯蒂文森①我们决不可认为,徒步旅行只是如一些人所说的那样,不过是到村郊野外去观赏景物的一种不错的方法而已。其实要观赏风景,好方法是很多的;其中最生动的一种便是坐火车去看,不管一些假冒风雅的人对此会是怎样讲法。但是徒步去看却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可以与前面那种互为补充。②说实在的,一个真正有着点“民胞物与”情怀的人,每当他外出之际,其志往往并不在于景物的佳妍而在于心绪的欢快——在于晨起出发之前的憧憬与希望和夜晚归来之后的恬静与酣畅。他常常说不清是背上行囊还是卸下它时他的心情更为高兴。他出发前的那种欣欣然的心情已经可以使人料到他抵达时的愉快。他的坐卧行止本身不仅是一种福分,而且还将不断加深,于是便乐上加乐,源源不绝,如环之无端。正是这种妙处,理解的人往往不多;这种人要不久留一地,长期不动;要不拼命赶路,顷刻数里;他们决不把这两者折衷一下,而是终日恓恓惶惶,早为晚忙,晚为早忙,所以说旅行的妙处对于那种徒知奔波赶命的人往往不懂。这种人是连见到别人饮柑桂酒时用了个小盏也会心头不快的,因为他们自己平日喝酒总是大杯猛灌。他不懂得酒要细品才能喝出味来。他不懂得那种毫无头脑的没命赶路只会使自己疲惫不堪,不成人形,结果夜晚抵达旅舍之后,只觉五官麻木,心头漆黑,空负了那一天风月。的确,在那暖风和煦的月下漫步,他是全然不能领略的。这时他真是意绪全无,唯一的要求便是索来睡帽,上床大睡。如果他是个吸烟的人,这时连他的烟斗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失去魅力。这种人在乐趣的追求上注定会要事倍功半,甚至最后也得不到半点乐趣。③首先,为了充分领略徒步旅行的妙处,这种出游必须一人孤行。如果你要结队甚至只再找一个人一起前行,那么这种出游也只是徒有其名而已;它已发生质变,而成了一种游宴性质的集会了。所以徒步出游只应单独进行,因为它的特点即在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因为这可以使你想行则行,想止则止,在路径上也是可此可彼,一切全凭你的兴致;因为你行路的疾徐快慢可以由你自己掌握,既不需要在一名步履如飞的人的一旁赶得喘气,也不需要在一个女孩子的身边一步三摇。另外你还得敞开胸怀,接收一切印象,并使你的思想从观察之中取得色彩。你需要像一只笛管那样任风吹奏。“我真不懂,”赫兹里特便曾说过,“为什么一个人一边走路还要一边说话。如果我身在乡间,那我就要像乡村一样地沉默悄静,”他的话已把这点说得透彻极了。你的身边决不应是喧喧嚷嚷,人声嘈杂,那就连早上想点问题的清静时间也没有了。一个人如果一刻不休地与人争论,他就不可能全心沉酣在那清风送来的各种爽籁之中,这种沉酣起初不过是头脑里一点微弱的迷惘与懒散之感,但逐渐便成了一种非常奇妙的宁静与和平。④往往在外出的头一两天,一个人的心头也难免会有些不快时刻,这时一位旅人对他的背包最无好感,简直想把它一古脑地丢在篱边了事。不过你的心境不久就会轻松。它甚至会变得着迷;因此时你已动了游兴。于是背包刚一上肩,你的一点残留的睡意已经全消,然后抖擞一下精神,继续跨步上路。的确,说到心情,那开始决定路径时的心情往往是最好的。当然,如果他总要去想他的一些不顺心的事,那就不论他走到那里,也不论他的行路快慢,他都会永远得不到真正快乐。相反地,这只会使他自己弄得极不光彩!⑤在整个一天的行程当中,人的心绪是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化的。从出发前的兴致勃勃到抵达后的颓然自怕,这中间的变化的确很大。随着一天时光的渐渐流逝,一个旅行者的心情也必然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会越来越与周围的山川景物融而为一,另外野外的那种陶醉作用也将逐渐大量地浸入他的肢体,于是到了后来,他只是不由自主地走了下去,这时眼前所呈现的一切简直不啻一场梦幻。起初样样都色彩鲜明,后来一切也就趋于恬静平淡。所以一个人在抵达终点时不定便写得出多少文章,甚至连他的笑声也不很响亮;但这时即使没有更多收获,仅仅他的感官方面所得到的种种愉快,周身的舒泰之感,呼吸的顺畅以及腰腿的结实有力,等等,也会是他的不小宽慰,因而抵达目的地后仍能感到十分喜悦。⑥遇到天气晴和的幕夕,这时无论闲仁旅店门前看看绔照落日,还是独立桥边,观观水草游鱼,都是人生一种难得的享受。只有这时,所谓赏心乐事这个词的充分意义你也许才能真正领会。这时你的筋骨肌肉是那么舒适轻松,浑身上下是那么爽洁健康,悠然自得,所以不论你坐立止息,都无所不宜,不论你做点什么,都会做得踌躇满志,乐比帝王。你会毫不拘束地同任何人攀谈起来,不问贤愚,不分醉醒。⑦或者夜深人静,你成了独自一人,或者风雨晦冥,你被困在了炉边。我们今天实在是人人忙得过度,我们手中有那么多辽阔的计划须待实现,有那么多空中楼阁需要在沙上建立起来,以便使之成为适合人居住的巍峨建筑,因此我们确实找不出时间到那思想之国或虚荣之山去作一次神游。当我们竟不得不在炉边一坐半夜,终宵无事时,那可真是环境大变;而当我们还能把这种时光过得惬意,并无不适之感,甚至能“愉快思想”,那对我们大家来说更将是世界大变。我们总是这样一刻不停地忙于办事,忙于写作,忙于筹集器械装备,忙于使我们自己的声音在那永劫的饱含讥讪的空寂之中响一两声,结果我们往往忘记了一件更为重要的事--也即是说,忘记了生活本身,而比起这个,上述的种种都不过是皮相而已。⑧你临窗独倚,你烟斗上最后的一缕白烟正飞入夜空,你的周身传来一阵阵惬意的酸痛,你的心灵已登上了那极乐世界的七重高天;但就在这时,情绪陡然一变,正像风标的随风急转,你又向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到底是个最睿智的哲人,还是个最要命的愚者?人的智慧也许还回答不出;但堪称自慰的是,今宵你总算度过了一个最美妙的夜晚,另外也将天下万国周览环视了一番。因此且别管什么贤愚不肖吧,明天的旅行又会将你的全部身心携入到这个茫茫广宇的另一奇境。(有删改)16. 根据文本,分析徒步旅行“理解的人往往不多”的原因。17. 如何才能领略徒步旅行的“妙处”?请分点概述。18. 本文的语言极具特色。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③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另外你还得敞开胸怀,接收一切印象,并使你的思想从观察之中取得色彩,你需要像一只笛管那样任风吹奏。19. 本文在创作时匠心独运,多处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请选择两处做简要分析。20. 文章借徒步旅行表达了深刻思想,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认识?请联系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第三部分 写作(50分)五、(1小题,50分)21. 请以《给生命打上 的底色》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附加题22.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其中《五猖会》记叙了“我”儿时要去看五猖会,却被父亲命令背书一事,至今仍对家庭教育有很大启发。B. 《骆驼样子》是老舍先生自己非常喜爱的作品。小说描写了祥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的生存状况,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注和同情。C.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本书重点讲述了陕北独特的自然风光、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红军的军事策略和作者的采访经历和感受。D. 《水浒传》行者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吴松岭,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中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回答。(5分)23. 在《简·爱》《海底两万里》《儒林外史》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都要有一个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24.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傅雷家书》中,哪段文字令你印象深刻,给你带来启迪?要求:默写段落大致内容,陈述理由。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