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人生所有问题的答案阅读理解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05 回答:爱度老师
(1)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将对应内容补充完整。
人物 |
教子事件 |
产生影响 |
感悟主题 |
陶母 |
② |
陶侃从此清白做人,廉洁为官 |
④ |
① |
讲范滂的故事 |
苏轼从小立志,养成坚毅豁达的性格,饱受贬谪之苦也能从容面对人生风雨 |
④ |
梁母 |
教导孩子学会分享 |
③ |
④ |
(2)请从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下列两句任选其一作答)
①她清醒地认识到人的贪欲一旦打开缺口、必将如洪水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②母亲说:“孩子,这事怪你,好东西哪里能独自享用呢?你只要分给每个人一点儿,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3)母亲在苏轼幼年时的教育,对他的人生态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结合下列苏轼作品简要分析。(任意联系一句题可)
链接材料: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②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③何夜元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4)读完本文、相信你也会想起自己的母亲,请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说母亲给了你哪方面人生的答案。
参考答案:
(1)①苏母
②退回鱼干并写信教育儿子。
③梁晓声学会关怀别人,作品充满浓厚的悲悯情怀。
④母亲对孩子教育的影响是一生的,母亲的教育至关重要。
(2)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贪欲一旦打开缺口比喻成洪水泛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的贪欲一旦形成危害程度之大,表达了陶母对儿子深深的忧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贪欲一旦打开缺口夸大为洪水泛滥,形象地写出了人的贪欲一旦形成危害程度之大。表达了陶母对儿子深深的忧虑。
②运用了语言描写,通过母亲的话,形象地表现了母亲的宽容大度(人情的练达)、以及梁母对儿子的谆谆教导。
(3)①人生的聚散离合,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遗憾,不必为此悲伤。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感悟,表现了他的旷达胸襟和乐观精神。
②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不必在意;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③月夜常有,竹柏也是寻常景物,只因我们两个“闲人”在欣赏,景也就不同了。政治失意仍有赏月的雅趣,显示了苏轼在逆境中的旷达。
(4)示例一:和同学发生矛盾时,母亲告诉我要学会宽容和理解。
示例二:学习中遇到困难,想要放弃学习时,母亲鼓励开导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要学会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