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阅读题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10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文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B.老秦能留在工地,是因为“他的老乡跟工头熟”。
C.选文以第一人称“我”为视角,展开故事情节。
D.文中工头和工友们对老秦的评价属于侧面描写。
(2)请从比拟(拟物)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中“游动”一词。
所以,在傍晚工人们都下工后寂静、空旷的工地上,那最后一个弯着腰在建筑群中游动的背影,准是老秦无疑。
(3)请简要概括老秦的成长过程。文中加点的三处细节描写“挺了挺背”“背挺了挺”“背影很挺的”各有什么含意?
(4)杨绛先生写老王,以“老王”为题。本文写老秦,却以“背影”为题,能否将标题改为“老秦”?请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
参考答案:
(1)B
(2)生动地写出老秦在工地建筑群中灵活穿行的情态,形象地表现他对工地的熟悉程度;侧面表现了他对工作的热爱,加深读者对老秦这一形象的印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寄寓在他身上的情感。
(3)老秦先在后勤干“杂活”(“小工”),再到工地干“大工”,考取电工证后“成了真正技术工”(“师傅”)。第一处:积极上进(自我鼓励);第二处:关爱家人(勇于担当);第三处:小人物的不平凡品质得到认可和赞赏(形象高大)。
(4)示例一:不能。“背影”直接凸显人物形象特征;文章多次刻画“背影”,且贯穿全文,结构更清晰;“背影”是“小人物”奋斗历程的象征。
示例二:能。“老秦”这一大众化的称呼,亲切自然,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老秦是文章的主人公;“老秦”能直接体现了“小人物”身份,更能凸显“小人物”的光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