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风景】
(1)根据拼音写出③④段中空缺的汉字。
(2)从伊犁河谷到那拉提,作者发现两地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在横线处填写原文中的词语。

①
②
【凝视欣赏】
(3)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从以下描写风景的句子中任选一句赏析。
【甲】如此优美的草甸,恍如梦境的草甸,在你周围打开,河谷草甸连接着山坡草甸,山坡草甸连接着茂密森林,茂密森林之上是遥远的雪峰,雪峰之上是其他地方少见的澄澈蓝天。(结合知识卡片1,从顶真角度赏析)
【乙】每时每刻,无非花开花落,虫声兴歇。鹰偶尔巡礼,漫不经心地寻找一个让它空降的理由。(结合知识卡片2,从副词角度赏析)
知识卡片1:顶真,指上句结尾与下句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如“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选自浙江省编《语文作业本》) |
知识卡片2: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的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或语气等。比如“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中的加点词就是副词。(选自统编版《语文》教材) |
【关联探究】
(4)以下关于第⑤段划线句中“忽然”表情的理解,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蝴蝶忽然满芳草”,说明花开得繁茂,盛开速度快,所以蝴蝶一下子就飞了过来,和大自然“忽然”表情相对应,说明大自然瞬息变化,作者借此展现大自然之伟力,提醒我们珍爱环境。
B.结合“大块假我以文章”可见,大自然的变化源源不断地给予李白创作灵感,但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大自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故而此处大自然“忽然”的表情应是满含忧伤,世间万物有兴盛也有衰亡,一切都是虚无。
C.“蝴蝶忽然满芳草”一句展现了满目丰盈的生机,是芳草遍野亦是蝴蝶翩翩,故此处的大自然就是“万千生灵的家园”,而“忽然”的表情背后应是热闹欢腾的心情,也展现作者热烈澎湃的赞颂。
D.结合李白诗句可知,遍地芳草、蝴蝶翩飞的景象在霎时带来了惊喜,“忽然”表情即为欢欣愉悦。而大自然“忽然”的表情正是自然兴衰规律下的生机灵动,“忽然”一词重复,也可见自然与人产生丰富充盈的共鸣。
(5)对过往的喟叹总在“忽然”的时刻出现。关联以下两本小说中的相应片段,结合整本书,思考这种“忽然”时刻在小说中的作用。
(祥子)忽然泪一串串的流下来,不但想起虎妞,也想起一切。到城里来了几年,这是他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没了,什么都没了,连个老婆也没了!
(选自《骆驼祥子》第二十章)
(宋江)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体会感悟】
(6)读完本文后,有同学有感而发写下这两个话题,请你任选其一,结合文本和生活体验,完成感悟式批注。
A.杜绝虚构,珍视美好
B.怀想回望,蓄力行走
我选择 。【感悟式批注】
参考答案:
(1)腻 糙 麓
(2)①妖气/招摇/刻意/造作/统一性/人工②天真未凿/细腻/本真
(3)【甲】作者以顶针的方式让自己的欣赏视角不断延展,从河谷到山坡到森林到雪峰最后到蓝天,由近及远渐次铺展画面,有动态的层次美感,让人感受到那拉提风景的浑然天成,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的沉醉欣赏和由衷热爱。
【乙】“无非”写出在那拉提,花开花落,虫声兴歇都是最寻常不过的状态,不刻意,不造作;“偶尔”“漫不经心”写出鹰的淡然、随性,对于空降捕猎没有过多的欲望。两句都表现出那拉提自然、本真的面貌,让作者感到轻松自在,欣赏迷恋。
(4)D
(5)“忽然”的描写,既可以展现人物内心,表现人物性格,同时在陡转的情节中,为后文故事的必然发展作铺垫。《骆驼祥子》中面对虎妞难产而死的现状,祥子忽然落泪,回望自己人生的三起三落而感到无奈和痛苦。对于眼前的困境,祥子沉湎其中,并没有进一步探求问题的根源,这是他懦弱的表现。此处“忽然”时刻的描写,为他完全成为行尸走肉作了铺垫。《水浒传》中宋江被发配江州后,独自到浔阳楼欣赏江景,忽然触景生情,感怀时运不济,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怒,以及对未来可能实现的雄心壮志的期待。同时,此刻“忽然”的题诗,为后文宋江被打入大牢,引出众好汉劫法场、上梁山作铺垫。
(6)示例一:选择A.杜绝虚构,珍视美好。示例:在那拉提,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没有刻意的人工痕迹,也没有欲望和伤痕。需要我们用心体察,才能真正亲近这种淡然、安静、天真未凿的自然。而这样自然本真的面貌,在作者眼里才是美好的。这样美好的自然,唤醒我们过往的人生,与我们无言的心不断产生共鸣,带给我们感动、欣喜和思考,让我们的内心世界逐步丰盈,避免心灵虚构。尤其在现在的智能时代,互联网等媒介生成的世界正成为世界主流,真实的客观世界似乎无关紧要,大家都在快速刷视频路过且错过真实的美。因此我们需要珍视自然真切的体验,葆有自己的个体和探索世界的勇气,避免个体心灵沦陷在虚构的世界。
示例二:选择B.怀想回望,蓄力行走。示例:行走中,作者被那拉提的纯粹与真美折服,在当时当刻的欣赏中,仍然怀想历史、回忆往昔。美景里有李白的诗句与“忽然”表情,精神灵魂同频共振,共赏瞬时又永恒的美好。欣赏沿途风景,也想着沂蒙山缝隙里的家,内心深处响着乡愁清音,都是精神滋养,让他更贴近自然,具有生命情怀。我们如今也有许多游历的机会,在见闻中也会对历史人文或者家乡时有感怀。本文有温度的警策,也让我懂得珍惜与自然对话的机会,在喧嚣和浮躁的当下找准自己的位置,毅然前行寻探,并活出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