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仰望坚守者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15     回答:爱度老师

(1)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

A    ——深入高原——B    ——忆旧思今——C    ——D    

(2)第(2)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车过纳赤台,上了3000米后就再也没看到过一棵高大的阔叶树,只有一簇簇红柳和骆驼刺在寒风中摇动着早已枯黄的身躯。

(3)文章多处描写了“我”因高原反应而产生的不适状态,有什么用意?

(4)第⑯段中写道:“看着他瘦弱的身躯随着咀嚼轻微地晃动着,我终究还是没能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试分析“我”为何泪水夺眶而出。

(5)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出一例,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6)世界屋脊上,行走着一群让“我”仰视的士兵——一群让我们仰视的坚守者。读完文章,请你为这群“坚守者”写一段颁奖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参考答案:

(1)A向往高原 B入住兵站 C对话小兵 D心生感慨

(2)运用了环境描写,写出了青藏高原寒冷、荒凉的环境特点,为下文表现战士们坚守高原、不怕艰苦的精神作了铺垫。

(3)“我”的各种不适更能突出高原生存环境的艰难;为后文小兵身体不适仍坚守岗位的故事作铺垫;更加衬托出高原官兵不畏艰险、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品格;一系列细致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使读者更能体会到高原对人的考验。

(4)因看到小兵单薄的身躯、发紫的脸庞、充满血丝的双眼和头上绷带,而深感心疼;因年仅19岁的小兵克服着身体的不适坚守岗位,还坚定地回答“不累”,而感到无比敬佩。

(5)文中把年轻的汽车兵和向往大都市的年轻人进行对比,突出了坚守在青藏高原上的战士们忠于祖国、顽强奉献的高贵精神;“我们”在车上的高原反应与汽车兵下车时“整齐列队”“喊着震天的口号”的情景进行对比,突出了青藏高原上的战士们不畏艰险、精神抖擞的品质。

(6)①同样的生命,同样的青春,很多人向往大都市的繁华,他们却选择了高原上的艰苦,他们融入这样的事业,行走在这样一条世界最高的路上,就有了如山般的坚毅与刚强,有了谁都不敢小觑的伟岸与坚韧。②在祖国边疆,你们坚守岗位,顶着寒风,冒着生命危险,保卫国土,守护家园,展现了无畏的勇气与坚毅的意志。你们是坚守边疆的英雄,是祖国边防的坚强壁垒。愿你们的英勇事迹被铭记,愿你们的奉献得到最崇高的褒奖。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