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望水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16     回答:爱度老师

(1)班级同学根据小说内容,绘制了以下图示,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①请你将情节图示补充完整。

②根据情节图示,请分析本文在情节设置上的特点。

(2)有同学在阅读时发现本文语言富有对称之美。请选取一处画线句分析。

(3)文章为什么以“望水”为标题?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老师要求同学们推荐本文作为教材课文的拓展阅读。你认为大舅与下列课文中哪一形象最为相似?请谈谈你的看法。

A.父亲(《台阶》)

B.牧羊人(《植树的牧羊人》)

C.愚公(《愚公移山》)


参考答案:

(1)①黄河引水 痴迷望水,失魂落魄

②文章采用双线叙述方式,白洋淀从无水到有水的过程,也是大舅从失魂到还魂的过程,结构灵活,内容丰满。文章插叙与大舅“望水”有关的事,补充说明前因后果,结构富有变化,丰富文章内容。

(2)A.运用排比和四字短语,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渲染了水乡的优美声色与诗情画意,表现了大舅对水乡的喜爱和向往。

B.运用对偶,结构匀称,语势增强,表现了大舅望水望得痴迷、失魂的状态,表达了大舅对家乡生态环境变好的期盼,对美好的向往。

(3)“望水”是主人公大舅后来改的名字,代表着他对白洋淀来水的期盼;“望水”是文章的线索,文章从大舅“望水”写起,到“望到了水”结束,始终围绕“望水”来写,交代了前因后果;“望水”彰显了文章主题,“水”是大舅和以大舅为代表的人民的“魂”,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望水”表达了大舅以及其他更多人对生态环境变好的期盼,对美的渴求。

(4)示例:选C。本文写了大舅“望水”的一系列事件,期盼白洋淀重回生机。大舅“望水”看似无望,且不被舅妈理解,但也有“我”理解大舅、走进大舅,将水文信息上报,帮助大舅望来了黄河的引水。愚公为了改善山路阻塞,带领子孙决心挖掉这座山。愚公移山受到了智叟的嘲笑质疑,但也有家人的理解支持,并以诚心感动天帝,借大力神之力挪走了两座大山。两个人物都怀有改造自然的伟大信念,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