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河对岸去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26 回答:爱度老师
步骤一【走近小说•梳理情节】
(1)梳理小说情节,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地点 |
情节 |
苞谷地 |
我带着老牛出逃、穿过苞谷地,向着河岸走去。 |
① |
② |
坡上 |
③ |
步骤二【走进小说•鉴赏分析】
(2)结合语境,赏析下面这句话的妙处。
现在,它就像一块玉,不但光滑莹润,还沉甸甸的。
(3)本文在叙述故事时匠心独运,请分析⑫⑬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步骤三【解读小说•探其旨意】
(4)第⑯段中说:“我必须把它遮起来”,我要遮住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5)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成长,有人认为是表现儿童之真。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加以探究。
参考答案:
(1)①河边上 ②“我”取下老黄的牛绳跟牛鼻梗,推了它的屁股,把牛绳扔向河心里。③“我”脱下汗衫,遮住老黄的眼睛,抱住了老黄。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牛鼻梗比作玉,生动形象地写出牛鼻梗的光滑温润,体现了“我”和老黄相伴时间之久,“我”对老黄的感情之深。
(3)回忆了父亲的离世及年幼的“我”扶犁、老黄拖犁犁地的往事,体现老黄在“我”的成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解释了上文“我”放老黄走的原因,更能凸显小说主题:“我”对老黄的感情之深,为后文写“我”不舍得杀老黄作铺垫。
(4)因为“我”从老黄的眼睛里看到杀老黄的场面,“我”不忍看到老黄被杀,所以这里是要遮住的是“老黄”的眼睛,体现了“我”对老黄的深情。
(5)示例1:表现儿童之真。文章以儿童的视角讲述“我”十二岁丧父,老黄一直陪伴成长,“我”和老黄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体现儿童的纯真善良。
示例2:表现成长。文章回忆“我”十二岁丧父,相伴成长的老牛也因为老迈被杀,尽管“我”极不情愿,但是终究要面对生离死别,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生离死别中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