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又见鹭鸶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06     回答:爱度老师

(1)文章第①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文章第⑧段“我明白自己实际是在重演那个可笑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结合寓言故事的寓意,想一想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3)按照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河川骤然开阔起来,河对岸有一大片齐肩高的芦苇,临着流水的芦苇幼林边,那两只鹭鸶正在悠然漫步……(从修辞的角度)

(4)文章运用了诗经中《蒹葭》诗句来结尾,试分析有何妙处。

(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标题“又见鹭鸶”有什么含义。

(6)阅读链接材料,结合《又见鹭鸶》一文内容答题。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拿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

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节选自郭沫若《白鹭》)

郭沫若的《白鹭》和陈忠实的《又见鹭鸶》同样是写鹭鸶,请从作者思想感情的角度比较两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参考答案:

(1)既表现了作者安闲的心情,也为下文鹭鸶的出现作铺垫。

(2)作者用“守株待兔”表明自己明白再次遇到鹭鸶的机会很渺茫,但依然执著的等待,表达出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深。

(3)运用拟人修辞,生动传神地写出鹭鸶优雅、自然的端庄姿容,表达对鹭鸶仙骨神韵的赞美。

(4)引用《蒹葭》,与作者寻觅鹭鸶的过程相照应,含蓄地体现出作者寻觅之执着坚定,寄托作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抒情韵味;引人深思。

(5)既表达了作者重见鹭鸶的欣喜之情,又寄托了作者人鸟同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

(6)相同点:两文都表现作者对鹭鸶的喜爱和赞美。

不同点:《白鹭》一文作者赞美白鹭自然、平凡、质朴之美,内敛含蓄之美,暗含着美常常蕴含在平常事物之中的哲理。《又见鹭鸶》除了表达作者二十多年后又见鹭鸶的惊喜之情,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有所改善的欣慰,寄托了作者人鸟同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