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看见阿尔山阅读理解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08     回答:爱度老师

[阅读思考]

小澜发现本文善于运用矛盾的表达形容景物、抒发情感。于是产生思考:关注矛盾表达对阅读散文有什么帮助?

[探究过程]

借助梳理表格,完成以下任务。

行文思路
地点
矛盾表达
矛盾点
视而不见
/
 
/
见山见水
阿尔山
看到了具体的山、水,无情而多情,朴实又绝艳;山水间的人,似也与山水同调。
内在的体验
见山见水
花岗岩石林
 身处北国却恍如南国闲远处。 
地理和观感
见山见水
阿尔山——松贝尔口岸
茫茫无人,却又直觉人无所不在。 
所见和所感
见山见水
 哈拉哈河 
此前虽未曾打过照面,但在我是颇为熟识的。
 
看见不见
阿尔山
阿尔山全名哈伦阿尔山,蒙语的意思是“热的圣水”,原先就跟山不挨着,是山偏偏贴着伊。
景物和名称
“再见”山水
北京
在城市放眼望去几近雷同的水泥丛林里,这股味道显得如此冒失而率真、土气而可贵。
 环境和心境 

◎审视内容矛盾

(1)补全①~③处。

(2)小澜难以理解画波浪线句的矛盾,联系上下文,帮助解答。

◎注视词句矛盾

(3)画横线句借矛盾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思?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4)本文多处出现与“见”相关的矛盾表达——“视而不见”“无视之见”“看见不见”,作者这样表达有何用意?结合全文,阐述你的理解。

[总结发现]

(5)根据以上探究过程,写下关注矛盾表达对阅读散文的帮助。


参考答案:

(1)①哈拉哈河②身处北国却恍如南国闲远处③环境和心境

(2)矛盾表达出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思考。

(3)示例:“无情”指阿尔山的山是“更为孤傲也更为冷酷的地下熔岩”(或指阿尔山不管人如何主观臆断地“看”,它都自成一格);“多情”指哈拉哈河流出国门又返回呼伦湖,似一位孩子留恋故国。“朴实”形容阿尔山自然原始:“绝艳”形容它美丽至极。作者用矛盾词表达了对阿尔山的景和人给他带来丰富多样体验的赞叹。

(4)①用“视而不见”“无视之见”体现“我”未亲至阿尔山时对它的无视,并与后文在阿尔山所见之多形成对比;“看见不见”指阿尔山让人们看到了人类远未当家作主时地下的光景,也指看见了它不受人的认知束缚、“自成一格”的“眉目情态”。作者用这种矛盾的表达呈现“我”对阿尔山、对自然的美由无视到珍视的变化过程,亦是“我”对生活、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审视的过程,体现“我”的生活诗意和自省精神。

(5)关注矛盾表达有助于感受景物特征的丰富多样:有助于感受作者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助于理解作者游览后情思的变化;有助于理解作者自我审视的过程;有助于理解作者思想的丰富性……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