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梧桐树阅读短文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21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就指出梧桐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这是因为“我”退到一定距离,可以看清梧桐树的全体容貌。

B.第③自然段中,“梧桐分绿上窗纱”一句化用诗句“芭蕉分绿上窗纱”,意在表现夏季的梧桐树绿意之浓厚,生命力之旺盛,化静为动,写法精妙。

C.文章第④自然段中写到树叶寿命比花长得多,将落叶与落花的对比,突出表现梧桐落叶悲哀之深重,由此发出“无常”的感叹。

D.文章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作者在情感上经历了新叶初生的欣喜、绿树成荫时的赞叹、梧桐叶落的积极昂扬这几个阶段。

(2)请为画曲线句选择合适的语气词,并说明理由。

句子:样子真凄惨    

A.啊

B.呢

知识卡片:

语气词可以改变句子的语气和语调,表达情感、加强语气,表达不同的说话模式,并增强情感效果,正确使用语气词可以让句子更加生动、有力和感性。

我选择    ,理由:   

(3)请在AB画横线处任选一句,结合以下材料,品味丰子恺的语言风格。

子恺兄的散文风格和他的漫画风格十分相似,或者竟可以说是同一事物,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罢了。

——叶圣陶

丰子恺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简洁,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

——朱光潜

(4)梧桐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也是佳人才子笔下的移情对象,常引起缕缕思绪。本文中的梧桐叶落之时作者寄寓的情感与下面链接材料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进行分析。

链接材料: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李清照《忆秦娥•咏桐》

(5)读完文章后,有同学对本文有了深刻的理解,并写下三个关键词,请你任选一个,完善【感悟式批注】。

A.自然

B.艺术

C.人生

我选择    

【感悟式批注】:   


参考答案:

(1)D

(2)示例1:A 作者看见梧桐叶落,看到枝头渐渐虚空,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想再复绿,也是不可能了,树终究从茂盛走向了枯落,这就是生命的过程啊,作者借“啊”表达了对人生的慨叹。

示例2:B 作者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落寞、悲哀之情油然而生,“呢”还多了一份亲昵和心疼。

(3)A 引用诗句“山远始为容”,契合作者“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梧桐的美,语言富有诗意;“树亦如此”,由“山”及“树”,隽永深远,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

B 作者语言富有谐趣,“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平常质朴的语言流露出作者面对自然万物凋零时的平静,蕴含淡然平和的人生态度,语言隽永,寓意深远。

(4):我认为不相同,诗人借物喻人,借“梧桐叶落”流露对自身遭遇的感慨,表达孤寂苦闷之情。本文作者站在观赏者的角度,感叹梧桐落叶这一自然景观,悲哀之余,生发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草木荣枯、四季更替不可改变的释然。

(5)A:作者隔着适当距离观察梧桐,见证梧桐枝繁叶茂到落叶归根这一生长状态,由梧桐想到自然万物,表达了草木荣枯有序、自然规律无法违背的悲哀。而作者哀而不伤,由自然联想到人生,感叹人生无常,在无常的人生中,既然有些事无法改变,我们应该保持淡然平和的心态,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情绽放。B:作者观察梧桐叶落这一自然现象,见证梧桐枝繁叶茂到落叶归根这一生长状态,为梧桐生叶而喜,落叶而悲哀。而梧桐的主人由于和梧桐距离太近,没有这种体验,因此梧桐的拥有者未必懂得欣赏和理解,作者由梧桐想到艺术,艺术也是如此只有真正理解、体会、欣赏艺术,才能真正拥有艺术。

C:梧桐一生,春季初乳,夏季成荫,秋季叶落,来年梧桐又循环往复。作者对梧桐一生感到些许伤感,但作者哀而不伤,他笔下的梧桐在有限的生命中释放自己的美。人也应该如此,人生中会有不期而遇的意外、惊喜、悲伤,既然有些事无法改变,就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情绽放自我。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