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
1.A(miè,yì。B.yíng,ǒng/rǎo;C.qì/róng,sù/xiù;D.mù,dǒu/xǐ。)
2.(1)辫—瓣 (2)蔑一篾 (3)慢—漫 (4)塞一寨
3.A(B.“修葺”一般用于建筑物的修理。此处应使用“修复”。C.“叹为观止”用于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可改为“触目惊心”。D.“津津乐道”指很有兴趣地谈论。后面再接“谈论”重复。可改为“兴致勃勃”。)
4.C(A.搭配不当,删去“和提高”;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把“也”改为“还”;D.搭配不当,将“减少”改为“下降”。)
5.行进的人形下方有多个脚趾造型,表示跑的速度很快
阅读与鉴赏
1.第一句用感叹的语气,描绘了山之大;接着又用“挨”“延伸”“消失”几个动词,描写了山之绵延不断。表达了作者对边陲山区美景的赞叹及其当时焦急的心情,为下文小茅屋的出现作了有力的铺垫。
2.漫山遍野盛开的洁白的梨花;具有美好心灵的哈尼小姑娘梨花;象征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3.美丽纯洁、活泼热情、助人为乐。
4.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过夜淋了雨,他们为过路人盖了一间小茅屋。解放军走后,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间小茅屋。作用: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5.“很受感动”表明了梨花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她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的行为已成为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