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以粟为主要粮食作物,过着原始农耕生活的居民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2. 墨子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他主张()A. “无为而治”B. “仁者爱人”C. “兼爱”、“非攻”D. “制天命而用之”3. 秦始皇采纳李斯“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的建议,在地方上推行(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科举制D. 厂卫制4. 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较贴切的是A B. C. D. 5. 下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依次是( )A. 魏、吴、蜀B. 魏、蜀、吴C. 吴、蜀、魏D. 蜀、吴、魏6. 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一下关键词:“日本”、“佛教”、“《东征传绘》”、“唐招提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 玄奘西行B. 鉴真东渡C. 郑成功收复台湾D. 戚继光抗倭7. 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人物是( )A. 张骞B. 玄奘C. 鉴真D. 班禅8. 图中所示建筑曾设有清朝处理军国大事的机构,里面的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这一机构是()A. 中书省B. 内阁C. 东厂D. 军机处9. 每个时代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A. 诗B. 词C. 曲D. 小说10.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A. 关天培战死炮台B. 圆明园惨遭洗劫C. 邓世昌殉难黄海D. 义和团火烧教堂11. 下面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第二十章?……350(一)武昌起义3……50(二)清帝退位……151(三)历史意义……354A. 君主立宪B. 走向共和C. 军阀割据D. 国家统一12. “赔两亿、割三地、设工厂、开四地。”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13. 下列哪一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A. 星火燎原B. 开天辟地C. 转危为安D. 当家作主14. 1919年,北京学生走出校门游行抗议,引发全国性的罢课、罢工、罢市风潮,并促进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一事件是()A. 戊戌变法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重庆谈判15. 在我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的足迹,其中在井冈山可以追寻到的是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 成为了敌后抗日战场的战略总后方16. 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下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A. 井冈山会师B. 长征开始C. 遵义会议D. 长征结束17. 1945年8月,蒋介石致电毛泽东:“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据此判断他们商讨的地点应该在A. 南京B. 重庆C. 西安D. 武汉18. 下表为某战役主要战绩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该战役是( )指挥者战役时间死伤俘日伪人数破坏交通线拔掉据点战斗次数彭德怀3个半月40000多人2000多千米近3000个1800多次A. 贺胜桥战役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上甘岭战役19. 下列选项与下面图表中数据变化直接有关的是( )A. “一五”计划B. “大跃进”运动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文化大革命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B. 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21.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概括,较为准确的是A. 敌对——正常化B. 敌对——敌对C. 友好——友好D. 友好——敌对22. 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A. 担任祭司B. 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C. 掌握军权 D. 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23. 近代以来,科学家们揭示了一个又一个自然奥秘,其中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揭示的是A. 神创论B. 进化论C. 相对论D. 物种不变论24. 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分别是A. 道家思想、佛教B. 法家思想、基督教C. 儒家思想、佛教D. 儒家思想、基督教25. 一位诗人写道:“许多勇敢男男女女都牺牲在战争(指美国南北战争)中;而今,到了和平成功的时候,勇敢的元首已经冷冰冰地躺下死了”。材料中提到的“勇敢的元首”是A. 华盛顿B. 林肯C. 罗斯福D. 杜鲁门26.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认为世界近代史的开始时间大约是16世纪初,从那时起,“世界各地区……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按照这一观点,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郑和下西洋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 新航路开辟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27. 1905年,德皇威廉二世在一次致辞中说:“火药是干的,箭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后来引燃“火药”的事件是A. 三国同盟形成B. 萨拉热窝事件C. 凡尔登战役D. 德国突袭波兰28.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法国大革命宣示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出自( )A. 《权利法案》B. 《独立宣言》C. 《人权宣言》D. 《共产党宣言》29. 历史上,世界政治格局曾多次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为A. 两极格局B. 美国独霸C. 一超多强D. 多极化趋势30. 戈尔巴乔夫启动政治改革后,苏联政治体制急剧变化,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A. 两极格局形成B. 德国分裂C. 苏联解体D. 苏俄建立二、非选择题(3大题,共40分)31.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虽历经磨难,但仍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古代一位民族英雄致荷兰殖民者的一封信:材料二 李鸿章在1872年大声疾呼:“中国正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洋人自印度至南洋而至中国,步步紧逼而来,此种推进无法阻档,中国必须迎头抗御这一挑战,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甲午战后,康有为等人起草了一份万人请愿书,尖锐地申明:“使(假使)前此而能变法,则可以无今日之祸,倘使今日而能变法,则可免将来之祸,若今犹不变,则他日之祸更有甚于今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据新华社5月13日电,国务院发布通告,为使全国人民积极参与中央及各地、各部门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活动,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一天。——《光明日报》2015年5月14日材料四 2015年5月,中国社科院公布了2014年度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深圳首次超越香港位列第一。——摘自《深圳商报》2015年6月9日(1)材料一中提到的民族英雄是谁?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领是从我国哪一朝代开始的?(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鸿章和康有为的主张。他们分别领导了哪一重大运动?这些运动共同的历史作用是什么?(3)今年是抗战胜利多少周年?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4)材料四中深圳的崛起,主要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哪项决策?为了保持这一优势地位,你认为深圳应该继续发扬哪些特区精神?32. 在科技进步、文化交流、政治互信、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促进下,人类社会递渐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互联互通】材料一:图1、图2【相学相鉴】材料二:法国启蒙思想家……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村【群策群力】材料三: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如下宣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共建共享】材料四: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变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①材料一中,图1是哪一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成果?这一次工业(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②图2是哪一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成果?③这一次工业(科技)革命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哪一次发展趋势。(2)①试列举出一位材料二中提到的“启蒙思想家”。②“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推动中国在20世纪初掀起哪一思想解放运动?③指出材料二和图3反映的价值理念有哪些相通点?(3)①写出材料三中“宣言”的名称。②该宣言的签署,有何标志性意义?③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宣言签署国协同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4)①材料四中,人类社会的“大变革大调整”,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②“中国方案”体现了我我国的什么外交政策?③从材料中国际社会要作出努力的五个方面任选一个,谈谈你对“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议。33. 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所示为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材料二 郑和的船队到达各地,先会见当地的国王、首领,赠送礼品,表示通好的愿望,邀请他们访问中国。接着,就同当地的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国王派人和他们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 19世纪中叶,……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T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日本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并将它们用于自卫及后来的势力扩张。——【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2015年4月,习近平在访问巴基斯坦时指出,中巴经济走廊是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抓手,要让它的发展成果惠及巴基斯坦全体人民,进而惠及本地区各国人民。这进一步表明中国一贯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让周边国家得益于中国发展,使中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稗益和助力。——《半月谈)》2015年第9期(1)上图中字母A处是当时哪座城市?西汉末年,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是哪一宗教?这一时期,还开通了哪一条海上交通要道?(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影响。(3)19世纪中叶以前,中日两国都实行了哪一对外政策?材料三提到的中国“被迫敞开国门”是从哪一战争和哪一条约开始的?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通过哪一事件,走上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4)材料四反映出新中国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中一贯秉承的基本准则是什么?“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又赋予了该准则什么新的内涵?(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应该走怎样的对外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