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模拟卷 > 深圳中考二模试卷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3-05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历史卷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1. 何尊,青铜器,其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新都洛邑的重要历史事件,其中有“宅兹中或(國)”四字,这是已知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何尊的发现。( )A. 为研究甲骨文提供了实物资料B. 为研究分封制提供了文献资料C. 为研究青铜器的发明提供了依据D. 为研究周朝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2. 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而“天下无道”是春秋时期人们的口头禅,这反映当时( )A. 政治秩序崩溃B. 诸子百家兴起C. 社会等级森严D. 新旧制度交替3. 董仲舒既主张“以教化为大务”,又主张“正法度之宜”,他的思想为汉武帝接受。据此指出汉武帝统治具有的特点是( )A. 清静无为B. 罢黜百家C. 尚法尊儒D. 穷兵黩武4. 北魏流行舞蹈“方舞”,舞者佩戴两件头饰,与汉族传统舞蹈“清商乐”相同;下装为白裤、乌皮靴,与西域“龟兹乐”“安国乐”相似。“方舞”音乐近于汉族传统,而脚下动作繁杂丰富,具有西域风格。这反映了北魏( )A. 南北统一B. 民族交融C. 沉迷享乐D. 佛教流行5. 从隋唐到明代中叶,文学体裁从诗、文扩大到词、曲、小说;文学创作的主体从士族文人到庶族文人,进而扩大到市井文人;文学的接受者也相应地扩大到市民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这主要是因为( )A. 文学范式更新B. 南北文风融合C. 城市经济繁荣D. 审美观念改变6. 收复台湾后,郑成功在台湾设立了府县,使台湾从此具备了与内地相同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举措( )A. 加强了清政府对台湾的管辖B. 密切了台湾与大陆间的往来C. 巩固了祖国东南地区的海防D. 奠定了日后治理台湾的基础7. 小张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下表。据此他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古代( )朝代措施秦朝改“命”为“制”,改“令”为“诏”,强化皇帝“制”“诏”的法律效力汉朝建立刺史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中央设御史台、谏院,谏官和台官一样,把百官作为监督的对象明朝设东厂、西厂、锦衣卫,厂卫可干预司法活动,自设特别法庭清朝清律以“谋反”为“十恶”之首A. 法律体系不断完善B. 个人权利不断增加C.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D. 思想文化不断传播8. 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火药制造情况如下表所示。它反映出当时( )国家中国英国理论来源主要凭经验的层积,鲜有理论上的层层积累歇夫列里最佳化学反应方程式KNO3+3C+S=K2S↓+N2↑+3CO2↑制造方式手工业作坊或工场生产在近代工厂中生产A 清朝经济发展缓慢B. 中国科技发展落伍C. 清朝统治因循守旧D. 英国工业世界领先9. 有学者认为:“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千真万确地相信皇帝已经倒了。”据此,该学者认为民国纪年( )A. 否定了帝王观念B. 促进了民族觉醒C. 摧毁了君主专制D. 传播了科学理念10. 雷雷同学收集到部分宝安籍烈士信息,他们都牺牲于( )蔡树(1910-1944)陈炳辉(1909-1943)陈树根(1923-1943)石就(1911-1945)谢平(1926-1940)刘权(1924-1943)A. 辛亥革命时期B. 国民革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11.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是( )A. 袁隆平B. 邓小平C. 屠呦呦D. 焦裕禄12. 1972年底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已有八十八个,同一九六九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建交高潮的出现A. 加速了世界各地经济的发展B. 提供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条件C. 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D. 开创了全方位外交的新格局13. “一九九二年,也就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两万六千六百三十八亿一千万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二,猛增五个百分点”。下列观点可用于解释材料所述现象的是( )A. 物质决定意识B. 经济决定政治C.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动力D.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14. 陈老师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进行梳理。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 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B.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C. 开始全面深化改革与开放征程D. 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新布局15. “随着拜占庭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之间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增加,西欧人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通过拜占庭的哲学家获得了亚里士多德作品的拉丁译本。”上述材料说明拜占庭帝国( )A. 对世界各地文化兼收并蓄B. 文艺复兴提供精神营养C. 孕育了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D.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国家文化16. “这场引人瞩目的巨变开始是单向的,但很快就变为交流融合的过程。媒介是海洋及周边的海岸,方法是贸易和移民。”材料中的“巨变”始于( )A. 城市的兴起B. 文艺复兴C. 新航路开辟D. 科学革命17. “十六、七世纪,君王国想要继续实施外交侵略和联盟,征税是必然少不了的,但是君主们发现并不顺利。……就这样,君主们的贪婪与人们向往的自由发生了冲突。”这一叙述适用于说明(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美国独立战争C. 法国大革命D. 日本明制维新18.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 )A. 科学的理论B. 人民的理论C. 实践的理论D. 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19. 有学者认为: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日本的改革者们有机会进行比在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彻底的改革计划。其意在说明倒幕运动的成功有利于日本进行( )A. 政治改革B. 文明开化C. 思想启蒙D. 军事革新20. 漫画名为《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下列表述中,适合作为漫画中左侧人物对白的是( )A. “还能做什么呢?世界已经被瓜分完毕。”B. “海洋对德国来说不可或缺。”C. “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D. “只要顺河走,就能够发现大海。”21. 导致下图中苏联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 新经济政策缓解了危机B. 计划经济体制脱离国情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D.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22.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两周后,苏联政府答应了美国的要求,从古巴撤出所有导弹:赫鲁晓夫则从肯尼迪那里得到一项公开承诺:美国不再试图推翻古巴卡斯特罗的政权,并从土耳其撤走美国部署的导弹。材料直接反映了美苏之间存在( )A. 国家战略对立B. 社会制度的差异C. 意识形态的对立D. 经济实力的差异23. 对比下列两幅地图,非洲政治版图产生下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北约华约两大集团的对立B. 老牌殖民强国的主动退让C. 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努力D.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2大题,共24分)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摘自中共党员夏明翰在狱中写给妻子的家书(1928年,武汉)材料二:“于是在四月廿一日那天,毛王席和朱总司令下了命令,叫我们三路解放大军一齐过江,去把国民党反动车队消火光,解放江南人民,建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我们接到命令后就过江了,因为队伍成千成万的很多,一时过不完,我们等到甘四日才渡过长江的。”——摘自中共党员袁志超写给其八弟的一封家书(1949年)材料三:“农村在土改后需要建设的工作很多,……要组织好合作社,要组织民兵自卫,要防止坏人造谣生事,要领导人民交公粮,……革命的目的是求得人民的解放,特别是工人农民劳动大众的解放。……农村有劳动模范,弟努力生产,帮助政府完成各项工作,可能争取作一个模范,不要抛弃工作已有根基的地方。目前来北京毫没有必要。”——摘编自中共党员董必武写给堂弟董贤煦的家书(1951年)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示家书产生的历史背景。你认为材料中的“真理”指的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袁志超参与了哪一军事行动这次行动有何重要意义?(3)请你指出土改同期。党和人民还在进行哪些工作?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后为什么要组织合作社?(4)上述哪一封信触动你最深?请你以新时代中学生的身份,向这封信的作者写一段致意的话。(不少于50字)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整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抗御灾害的作用。——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请回答:(1)请指出材料一所述现象对宋代经济发展的影响。材料二中,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2)请你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与自然”这一话题,自拟论题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