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模拟卷 > 广州中考一模试卷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3-18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历史综合练习说明:1.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90分。2.请选出1-25小题的答案,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选项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3.26-28小题在答题卡上作答。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大约距今四五千年,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地处黄河中游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的核心地区。这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A. 历史悠久,延续至今B. 集中在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C. 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D. 具有冲突与融合的双重趋势2. 有学者认为,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率先按地区划分国民,使国家公共权力控制到基层社会,国家形态逐渐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这是因为商鞅变法( )A. 废除井田制B. 严明法度C. 统一度量衡D. 确立县制3. 从汉代开始,朝廷将儒家经典刻在石碑上成为一种传统,如汉代“熹平石经”、唐代“开成石经”、北宋“嘉祐石经”、清代“乾隆石经”等,勒石刻经,树碑垂范。这表明( )A. 碑刻艺术从汉代开始出现B. 儒学拥有尊崇地位C. 石经成为传播儒学的主要形式D. 书法艺术成就斐然4. 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中分析,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在无数割据者角逐的混乱局面中,出现了魏、蜀、吴三大割据势力,它们削平了较小的割据势力,巩固了内部的统一。据此可知,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分裂倾向的加剧B. 均衡局势的打破C. 区域经济的发展D. 局部范围的统一5.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条交通线,它贯穿了我国东部平原广大地区,保证了南方的赋税和物资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沟通了北方政治中心与长江三角洲和浙东等富庶地区的联系。据此推断,这条交通线是( )A. 都江堰B. 灵渠C. 长江D. 大运河6. “俺父亲将我嫁与蔡从婆婆为儿媳妇,改名窦娥,至十七岁与夫成亲。不幸丈夫亡化,可早三年光景,我今二十岁也。”出自中国古代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其作者是( )A 马致远B. 罗贯中C. 关汉卿D. 施耐庵7. 明太祖朱元璋为政崇尚刚猛严厉,谓“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实行重典治国。下列属于明太祖“重典治国”的措施是( )A. 设锦衣卫B. 八股取士C. 设军机处D. 兴文字狱8.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中写道:“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由此可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A.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 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C. 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D. 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腹地9. 19世纪70年代,太古、怡和两家外国航运公司恶性降价,企图挤垮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经过一年多的激烈较量,最终三方签订“齐价合同”,确定了统一的运价,轮船招商局成为国内航运业最重要的一方。这主要反映了( )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步履维艰B. 近代企业抵制外国资本入侵C. 实业救国思潮传播日益广泛D. 外国资本主义受到严重打压10. 下列文章或书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孙中山《讨袁檄文》 ②邹容《革命军》③梁启超《变法通议》 ④李大钊《庶民的胜利》A. ③②①④B. ③①②④C. ②①④③D. ②③④①11.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常被过低估计……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材料描述的是辛亥革命的( )A. 条件B. 原因C. 过程D. 评价12. 某班学生开展“看口号猜历史事件”的竞猜活动。下列竞猜对应正确的是( )A. “扶清灭洋”——太平天国运动B.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五四运动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解放战争D. “反对华北自治”——公车上书13.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选项中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南昌起义拉开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台儿庄战役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 AB. BC. CD. D14. 宋庆龄感叹:“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一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一人民。”这可以用来说明,新中国成立后( )A. 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B. 人民彻底摆脱了贫困C. 全体人民拥有选举权D.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5. 1979年3月,广州市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率先放开塘鱼价格,成立第一家国营货栈——河鲜货栈,实行产销见面、随行就市、按质论价、议价成交。这意味着国家( )A. 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 探索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C.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D. 批准广州为沿海开放城市16. 下图是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设计的年代尺。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C. 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D.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17. 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没有先例,要大胆闯、大胆试,开出一条新路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主要得益于( )A.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B.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C. “一国两制”的保障D. “九二共识”的达成18. 2021年,讲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的连续剧《功勋》开播。与《屠呦呦的礼物》《袁隆平的梦》有关的两项重大科研成果分别是( )A. 发现青蒿素、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B. 发现青蒿素、研制出核潜艇C 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发现青蒿素D. 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19. 我国外交部长陈毅在出访某国时作诗:“高塔巍巍数十寻,八百万方石砌成。艺术光垂数千载,雄哉伟哉古文明。”陈毅部长称赞的是建筑是( )A. 古代埃及金字塔B. 古代两河流域空中花园C. 古代雅典帕特农神庙D. 古代罗马万神庙20. “人应当像基督教要求的那样‘轻视自己’,还是像古代哲学家所说的那样充当‘万物的尺度’?这是那时期人们思考的根本问题,而最终他们选择了后者。”材料中的“那时期”是指( )A. 希腊城邦时期B. 文艺复兴时期C. 启蒙运动时期D. 工业革命时期21. “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面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 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君主立宪制B. 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首个工业国家C 确立君主立宪制、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D. 确立君主立宪制、成为首个工业国家22. 下图《女话务员》所反映的工作场景产生于( )A. 大航海时代B. 蒸汽时代C. 电气时代D. 信息时代23. 虽然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私人企业所古比重不大,但在消费品生产部门,私人企业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在短期内帮助国家缓和了“商品荒”的矛盾。上述现象应该出现在苏俄(苏联)的(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 新经济政策时期C. 赫鲁晓夫改革时期D. 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24. 二战后,“在这个新框架里,欧洲国家的利益内涵失去了自己的独立个性,被迫与超级大国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一起。”材料中提到的“新框架”是指(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 北约与华约对峙C. 欧洲共同体D. 世界贸易组织25. 尽管最终未能阻止美英对伊拉克开战,但是安理会在最后一刻没有通过美英战争决议的行动,为联合国赢得了声誉。大多数国家认识到,联合国并不会任由美国摆布,美国在战争中所遇到的困难都与未能获得联合国的授权有关。这反映了( )A. 美国已习惯绕开联合国来干涉他国事务B. 联合国已无法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责C. 美国一直致力于获得联合国的授权动武D. 联合国仍然是制约超强国家的重要舞台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共40分)26. 广州历史悠久,是千年商贸都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广州市舶司旧制,帅臣漕使领提举市舶事……福建路泉州,两浙路明州、杭州皆傍海,亦有市舶司。(宋徽宗)崇宁初,三路各置提举市舶官,三方唯广(州)最盛。——据《萍洲可谈》(宋高宗绍兴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广南东路经略安抚提举市舶司言:“广州自祖宗以来兴置市舶,收课入倍于他路……”——据《宋会要职官》材料二 从公元3世纪30年代起,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由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的航线,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元代时,广州的中国第一大港的位置被泉州替代,但广州仍然是中国第二大港。明清时期海禁,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广州凭借自身拥有的海上交通中心的优越条件,成为世界海上交通史上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摘编自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广州历史》等材料三 自明代以夫,广府商人大举向京城和江尚地区进发,用岭南的上特产和洋贺提回出口商品。清代他们不仅走出去,而且本土也是海内外商业贸易的大本营,各地商人纷纷涌向广东,俗称“走广”。——摘编自刘正刚《图说南粤历史》(1)我们可以从材料一中提取哪些相互印证的信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并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对广州发展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广府商人具有什么精神?27. 歌曲反映历史变迁,传承时代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红色歌曲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特革命话语。在中央苏区时期,客家山歌成为红色歌曲的主要曲调来源。苏区军民在借鉴传统曲调的基础上,创作了《革命道路要认清》《十二月农民苦》等大量红色歌曲,“它的形式是旧的,它的内容却是革命的”。在抗战时期,音乐工作者积极参与到党的文化宣传工作中,如郑律成创作了包括《八路军进行曲》《延安颂》等红色歌曲,推动了文艺大众化。——摘编自王海军《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建构与表达(1919-1949)》材料二歌曲史实“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歌》(1926年)北伐战争“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黄河大合唱》(1939年)①“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哈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小燕子》(1957年)②“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1994年)③材料三 红色歌曲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其艺术功能是毋庸置疑的。早期红色歌曲虽然旋律和歌词都较为简单,但贵在真实,能够充分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社会风税。红色歌曲也是红色精神文化的生动载体。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北大荒精神等,都能从红色歌曲中找到影子。——摘编自相九芮《红色歌曲文化的底蕴与传承》(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动红色歌曲发展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空白处,并参考范例格式,任选其中一个史实阐述其历史意义。范例:北伐战争历史意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传唱红色歌曲的现实意义。28. 两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深刻的教训,也唤醒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们热血沸腾,成千上万的年轻男子排队等候入伍,奔赴疆场的战士像是去从事一场伟大的冒险。人们高唱着歌曲,妇女向年轻的战士献上鲜花。一家报纸的社论写道:“我们多么渴望这一时刻。”——摘编自计秋枫、冯梁等《英国文化与外交》材料二 在前线的战区,战斗的人们每天都要面对死亡。无人区域到处是弹壳、死尸和残体。阵地战的残酷现实与政客和将军们为这场无情屠杀的响亮辩护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战争不再是高尚和公平的事务,即便它曾经是。——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世界正义力量和民主阵营的各国人民团结一致、互相支持,以结成政治、经济和军事联盟的方式联合奋斗,最终取得胜利的一次伟大实践。——摘编自冯绍雷《我们为何要纪念二战胜利》(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人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联合奋斗”中所建立的同盟是什么?简析建立该同盟的历史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