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3届初中毕业班学生学业水平综合测试九年级历史(满分90分,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信息填涂准确。2.请选出1-25小题的答案,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3.26-28小题在答题卡上作答。4.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全部上交。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房屋的木质构件,用到了榫卯技术,起到了固定房屋、抗压、受拉的作用。这说明当时( )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A. 原始农业已经普遍产生B. 黄河流域文化领先世界C 原始居民具有生活智慧D. 农业生产工具不断革新2. 甲骨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图中的商周时期甲骨文可以印证当时的( )甲骨文现代汉字马犬牛A. 土地制度B. 农耕生活C. 分封制度D. 天文历法3. 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36年公元前129年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18年公元前 87年即皇帝位置五经博士派卫青等北击匈奴颁布“推恩令”下令铸造五铢钱崩,葬于茂陵A. 该年谱用年号纪年B. 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C. 该帝王在位35年D.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4. 《宋书》记载,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A.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B. 文学艺术繁荣发展C.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5. 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有人认为“开元之世,几家给人足,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说法A. 全面分析了安史之乱的原因B. 客观指出了杨贵妃的过失C. 真实反映了重大人物的影响D. 掩盖了唐衰亡的根本原因6. 闻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杰作,也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下列诗句与其绘画内容相符的是( )《清明上河图》局部A.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D. 宋家汴都全盛时,万方玉帛梯航随7. 生产方面,明朝工匠们使用由郑和下西洋进口的苏麻离青(又称“苏勃泥青”)为呈色剂,形成了永宣青花颜色浓重、晕散的风格;又吸收波斯等文化的因素,产生了新器型(如扁壶、花浇)和新纹样。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A. 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B. 传播了中国先进文化C. 促进了陶瓷生产水平提高D. 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8. 学者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中约着重强调( )A. 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B. 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C. 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D. 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9.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1851-1861年)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这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 )A. 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B. 刺激了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C. 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走向瓦解D. 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10.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根据下面示意图可得出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共同之处是A. 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 都推翻了封建制度C. 都推动了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D. 都民族解放运动 11. 在下列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示意图中,新文化运动应填写在( )A. AB. BC. CD. D12. 下表是革命家恽代英于1919年5月在武汉期间的日记(节选)。这反映了( )七日,叙京校学生示威及各界骚动事……沿街发前印明信片及传单。八日,今日停课。读报载北京学界事,但觉感情愤兴,恨不躬逢其盛。九日,今日仍停课……为北京学界声援、余遂为拟电稿。A. 武昌起义的背景B. 五四运动的过程C. 北伐进军的结果D. 遵义会议的内容13. 歌曲是流动的历史,能够反映特定的历史事件。下列歌词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南昌起义B.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抗日战争C. 起来!不愿做奴隶人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14. 对下面宣传画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邓澍:《保卫和平》《宣传画▪1951》A. 人民群众积极参加解放战争B. 创作背景是农业合作化运动C. 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土地改革D. 创作背景是抗美援朝战争15. 习近平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时代楷模如雷锋、王进喜等。他们所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A. 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B.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C. 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D. 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16. 下列表格所列历史史实与其历史结论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已正常化B1997年香港成功回归了祖国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实现C2012年辽宁舰航母交接入列海军国防建设水平提升D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极化局面已正式形成A. AB. BC. CD. D17.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收集的材料见下图。由此可确定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1862年广州同文馆成立1873年广州机器局创办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1984年广州被列为沿海港口开放城市2015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广州挂牌A. 广州,中国现代化缩影B. 广州,改革开放发源地C. 广州,中国工业化一瞥D. 广州,中国革命的摇篮18. 下图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变化情况。据图判断,甲线段所示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B. “一五”计划实施C. 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D. 两极格局被打破19. 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古希腊。但古希腊的奥运会对参赛者资格有严格限制,即只有具有纯正希腊血统的自由人才可参赛,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参赛权。由此可知,古希腊奥运会( )。A. 有利于促进古希腊走向统一B. 阻碍了希腊文明的对外交流C. 折射出古希腊民主的局限性D. 增强了希腊人的民族认同感20. 每年10月12日是美国的联邦法定节日“哥伦布日”,这一天,大多数州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游行活动。但在加州伯克利,这一天被称为“原住民日”。委内瑞拉从2002年开始把这个节日称作“原住民抵抗日”这说明A. 历史是非模糊难辨B. 不同立场影响价值判断C. 观念冲突难以弥合D. 人物评价没有客观标准21. 1871年,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A. 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B. “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C.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D. 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体制22. 观察一战前后欧洲版图的变化,选出其中较为恰当的一组解释A. “一枝独秀”---苏联成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迅速成为政治大国B. “两败俱伤”——交战双方都损失严重,新兴的民族国家代之而起C. “三头六臂”--英法美三巨头操纵巴黎和会,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D. “四大皆空”---四大帝国崩溃,战后的新格局中潜伏着种种矛盾23. 漫画家常用犀利的画笔针砭时弊。如图漫画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导致图中西方富人交通工具变化的时代背景是A. 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B.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 工业生产技术的革新D. 经济大危机的冲击24. 画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图中①处对应的是( )A. 凡尔登战役B.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C. 卢沟桥事变D. 莫斯科保卫战25. 下图为矗立在联合国总部的雕塑《铸剑为犁》,“铸剑为犁”出自《孔子家语·致思》:“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据此判断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A. 和平与发展B.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 合作与共享D. 反对霸权与强权政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4分)26. 文体活动反映社会风貌,见证历史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宫棋布局不依经,黑白分明子数停——唐王建《夜看美人宫棋》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唐杜甫《江村》材料二 宋初,各级官吏多用文臣,社会文弱风气已露端倪,一些在他们看来能够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且比较文雅、高尚的活动,如围棋、象棋、投壶等项目深受他们喜爱,不少体育项目逐渐步出宫廷、府第而走向社会,为一般市民所享有,有的人将蹴鞠等活动引入商业机制,以吸引游客。唐代对抗性极强的蹴鞠活动,至宋代已演变为以不用球门、一人或多人对踢的表演性踢法为主了。——摘编自黄伟一《宋代体育与宋代社会》(1)提取材料一中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体育活动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27.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材料二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写给妻子的家书(节选)……上月二十六日电,知道你们已平安地到达延安……你们走时正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胜利开展之时,不久结束第一阶段又开始了第二阶段,也获得了预定之战果……本来分别是痛苦的,但为了工作,为了进步,为了于党有益,分别也就没有什么了。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1978年以来大事记(部分)时间事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0年决定在广东、福建兴办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遗迹遗址承载历史价值。请从历史地位和精神价值以方面,解读材料一中遗址反映的史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八路军改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根据内容判断书信写于哪一年?(3)从以下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至少选择两个事件,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达规范)观点一: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观点二:改革开放促进中国发展。28. 科技改变人类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纪的英国)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材料二 高层建筑于19世纪末开始出现,19世纪中叶以前,欧美各国的城市建筑一般都在6层以下,主要原因在于垂直交通的限制.1852年,美国的奥蒂斯兄弟公司发明蒸汽动力升降机。1889年纽约的迪马列斯特大楼安装了主要用于运货的电动升降机,从此名副其实的“电梯”出现。——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三 2022年3月23日15时44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同学们又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央视网《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圆满成功》(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英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推动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高层建筑出现的原因。(3)材料三中“天宫课堂”得以成功进行的关键技术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或者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