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模拟卷 > 广州中考一模试卷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3-18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2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历史(本试卷共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闭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 农耕文明B.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 神话传说D. 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2. 广州北京路千年古道北段遗址(下图)位于北京路中段,距现地表下三米左右的厚度里,层层叠叠的压着五个朝代十一层的路面。该遗址的发现,表明广州古城中心的位置及主要街道的位置一直没有改变。这一实例说明历史遗存( )A. 能够佐证历史事实B. 可与文字记载互证C. 较文献类史料直观D. 修正考古研究结论3. 老子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深刻地认识到“万物负阴而抱阳”,他提出“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观点,这体现了老子的( )A. 道的思想B. 无为思想C. 辩证法思想D. 以柔克刚思想4. 有研究显示,南阳汉画中有许多画面表现了汉代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农神和有关农事神灵的祭祀和崇拜等习俗,如对决定农时的北斗的祭拜,对农神炎帝的祭拜等。据此可知,汉代( )A 借助神灵发展农业B.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D. 以农为本意识增强5. 结合所学推断,下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耕作方式的根本变革B. 南北交通的日益便利C. 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D. 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6. 下图是某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之后制作的读书摘要。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元朝时,中央政府首次在该地区建立行政机构;1684年清政府在该地区设府,1885年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这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该地区的管辖。A. 中原人民与台湾的交往开始于元朝B.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 中国的行省制度起源于近代的清朝D. 清朝设立统一的边疆地区管理机构7.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称:“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下列史实可以为此观点的成立提供依据的是( )A. 秦朝推行郡县制B.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C. 北宋文官任知州D.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8. 清朝政府规定,一切外国进口货物一律由官方特许的“十三行”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也由“十三行”代购,进出口货物的价格概由“十三行”决定。外商不得和官府直接交涉,一切命令、文书都由“十三行”转达。这一规定( )A. 适应了西方开拓中国市场的需求B. 放宽民间船只出海贸易的限制C. 严格约束外商在广州活动与贸易D. 导致中国迅速落后于西方国家9.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凶恶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该观点旨在说明太平天国( )A. 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B. 肩负反帝反封双重使命C. 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D. 失败的原因是内外夹击10.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纲要》中写道:“洋务派从70年代开始,便陆续创办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部分官员、地主、商人投资开办资本主义近代企业,……1872年到1894年,开办的企业单位共有100多家,投资总额五六百万元,雇工近三万人。”这说明洋务运动( )A.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 变革封建制度开启近代化进程C.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D.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11. 《辛丑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该条款A. 便利列强遏制中国国家安全命脉B. 造成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C. 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社会泥沼D. 开启了近代中国仰人鼻息的历史12. 孙中山在1916年说道:“何以不曰中华共和国,而必曰中华民国?此民字之意义,为仆研究十余年之结果而得之者。国民者,民国之天子也。”由此可见,孙中山强调( )A. 民主主义B. 民族主义C. 民权主义D. 民生主义13. 自1918年起,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不少团体:李大钊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何叔衡等在湖南创办文化书社等。这些团体的成立( )A.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C. 适应了深化反封建斗争的需要D. 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14. 张学良、杨虎城在《告全体将士书中》号召:“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服外交!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由此可见,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是希望( )A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B. 消灭红军,统一中国C. 中日亲善,共存共荣D. 国共合作,联合执政15.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据此可知,日寇投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A. 开辟了正面战场B. 采取片面抗战路线C. 实行全民族抗战D. 获得了美苏的援助16. 法国前总统蓬皮杜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改变了世界形势。”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中国打破了西方国家核垄断B. 世界军事信息化发展加快C 中国科技开始引领世界发展D. 人类社会迈进原子能时代17. 1978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43.09亿元;2020年,这一数字已是25019.11亿元,增长了580倍。广州,以占全国1/1290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40的GDP,外贸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一,广州经济增长最主要得益于( )A. 广东独特的地理位置B.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C. 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D.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8. 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据此可知,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共同特征是( )A. 文字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B. 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C. 私有制的产生和王宫建筑出现D. 阶级的出现和农业的产生19. 欧洲中世纪绘画不注重表现人的气质,描绘故事也是颇为程式化,冷冰冰地讲述圣经故事。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使人物鲜活起来,终于有了“表情包”。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乔托的《哀悼基督》以及画中的天使。这种变化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 )A. 批判基督教会B. 重视商品经济C. 传播启蒙思想D. 崇尚人文精神20. 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A. 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B. 途经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C. 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D. 深信地圆说,“发现”新大陆21. 有法国政治家评价拿破仑:“没有多少人能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以外还影响着如此许多之人。如果说他的辉煌能够抵挡时间的侵蚀,那是因为他的生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产生了一种亲密的回响。”并称赞他帮助塑造了现代法国。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拿破仑“帮助塑造了现代法国”的是( )A. 发动军事政变B. 主持编纂《民法典》C. 重视发展经济D. 多次击败反法同盟22.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 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念可信23.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该论述( )A. 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B. 赢得全世界的广泛支持和拥护C. 肯定了十月革命的伟大创举D. 表达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信念24. 1918年,美国黑人领袖杜波斯写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表明他预见了战后( )A. 社会主义革命兴起B. 民族独立运动高涨C. 黑人民权运动盛行D. 世界各地走向联合25. 纪录片《美国工厂》讲述了中国企业家曹德旺在美国投资福耀玻璃工厂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因中美双方在工业模式、企业管理、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工厂一度处于亏损状态。不过,最终大家弥合了分歧,工厂终于开始盈利。这表明( )A. 中国主导经济全球化B. 中美贸易冲突的加剧C. 全球化促进文化融合D. 贸易自由化深入发展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4分,共40分)26. 我国各民族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又增派援军,终于征服了越族,建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秦在统一过程中,派遣数十万内地人民到南方去戍守,把中原人民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南方,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在南北劳动人民共同开发南方边地的过程中,也修通了道路,特别是修凿了灵渠,使长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连结起来。——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摘编自张继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材料三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为统治越族地区采取的具体措施。(2)根据材料二,说明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因素。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不承认旧中国的任何外交关系,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国政府愿意在平等、互利及在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对外关系从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作为根本目标。——摘编自唐培吉《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材料二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材料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统编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和新中国外交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原则”是什么,它对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有什么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条件、布局、影响三方面谈谈你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解。28. 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几个世纪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特殊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们(俄国)弱点暴露无疑,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摘编自《列宁全集》材料三 漫画《剪刀差》(下图,一边是农民,一边是机器和炮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材料四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摘编自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材料一中,19世纪60年代,俄国是怎样解决“关键弱点”的?这一“弱点”解决后,结果如何?(2)材料二中“改良主义的办法”指什么政策?(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特点。(4)材料四中僵化了的“苏联的模式”造成了怎样的结局?综上所述,谈谈从俄罗斯的历史变迁中得到的启示。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