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3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历史一、选择题1. 如表所示资料可用来说明( ) 地点云南元谋县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出土文物炭屑和烧骨化石头盖骨、牙齿化石史料实证价值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A.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B. 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会保存火种C. 元谋人和北京人体貌具有相似性D. 中国是原始人类最早发源地2. 2023年是农历兔年。以下是汉字“兔”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 A. 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B.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C. 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D. 早期汉字缺乏使用价值3. 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人文主义的道德精神,它兼顾家庭、社会、国家与天下。以下最能体现这一中国文化精神的是( )A. 道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4. 一月(正月)古时本来叫“政月”,秦朝为避始皇名讳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读音也为“zhēng”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特征之一是( )A 君权神授B. 中央集权C. 皇帝独尊D. 皇位世袭5. 《中国官制大辞典》对古代某选官制度的解释:“一种允许士人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选拔人才、分别任官的制度。”该制度指的是( )A. 世袭制B. 察举制C. 科举制D. 九品中正制6. 如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③的突出特征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 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7. 《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了宋代( )A. 市民文化生活丰富B. 出现早市夜市C 市民都去饭店吃饭D. 海外贸易兴盛8. 郑成功后人投降后,水师提督施琅认为台湾是江、浙、闽、粤“腹地数省之屏蔽,弃之……必归荷兰”,故奏请康熙帝派兵一万分守台湾、澎湖。施琅的上述主张在当时有助于( )A. 捍卫东南海疆安全B. 加快统一台湾进程C. 强化闭关自守政策D. 驱逐荷兰殖民势力9. 1839年,林则徐在这座城市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1911年,革命党人在这座城市高举义旗,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史称“黄花岗起义”。“这座城市”是( )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武汉10.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一次民意测验表明,爱吃中餐者占77%,爱吃西餐、中式西餐、兼食中餐者占23%。中西餐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民国饮食业的新格局。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 )A. 民主共和的进程B. 新式教育的出现C. 文学艺术的发展D. 社会生活的变化11. 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图有助于了解( )A.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B.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主要进程C.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历程12. 他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风餐露宿,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地为新中国的国防尖端科技事业做贡献。下列属于“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是( )A. 王进喜B. 雷锋C. 邓稼先D. 袁隆平13. 1983年,顺德桂洲羽绒制品厂与港商、广东省畜产进出口公司合资兴建华南毛纺厂,开创了合资出口先河,年创汇400多万美元,成为当时的龙头企业。华南毛纺厂的成功得益于( )A. 设立特区B. 乡镇企业的创办C. 对外开放D. 体制改革的深化14. 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香港回归后的管理,邓小平强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港人必须是爱国者”。这一要求( )A. 解决了中英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B. 践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C. 改变了香港民众原有的生活方式D. 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15. 2022年,我国领导人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巴厘岛G20峰会、泰国曼谷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政府承诺继续支持联合国事务,承诺组建常备的维和部队。这说明我国( )A. 致力打造新型国家关系B. 践行着不结盟外交政策C.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 是处理国际事务的中坚16. 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邓小平说“我是人民的儿子”,习近平提出“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由此可见,他们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A. 追求民族独立B. 建立新中国C.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D. 实行改革开放17. 在中国活字印刷技术的影响下,欧洲人古腾堡探索发明出机械铅活字印刷技术。近代以来,经过“留洋升级”后的印刷术又“反哺”中国。材料说明( )A. 欧洲科技发明始终领先世界B. 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进步C. 世界各国是彼此孤立发展的D. 古腾堡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18. 1492年,哲学家费奇诺写道:“这个世纪是金色的,它照亮了之前被扑灭的‘自由艺术’之光:语法、诗歌、修辞、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在佛罗伦萨它也把柏拉图的律条从黑暗引入了光明。”材料中“这个世纪”( )A. 开启了大工业的狂飙时代B. 理性主义成为社会主流C. 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价值D. 信仰自由冲击神学统治19. 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在议会中仍拥有一定的权力,但到1832年国王能够实际影响议会的权力只剩下了增封贵族这一项,且还是在“首相的建议之下”。这说明( )A. “议会至上”开始得到确立B. 议会选举改革的成效显著C. 首相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D. 君主立宪制度进一步完善20. 1917年11月7日晚9点40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进行了空弹射击,发出了进攻信号。当午夜过后起义者进入冬宫时,冬宫的守卫者已大部撤离,余下的也放弃了抵抗。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二月革命B. 十月革命C. 莫斯科保卫战D. 斯大林格勒战役21. “工业革命的冲击、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社会生活的迅速提高和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等,都是推动俄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进行改革的强大外部力量。”这说明俄、日的改革A.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B. 顺应了历史进步潮流C. 实行了全盘西化的措施D. 是自上而下的变革22. 下图是名为《别动》的漫画,画中戴着德军头盔的野猪被名为“VERDUN”(凡尔登)的夹子夹住了鼻子,动弹不得,此役牵制了德军在西线的攻势。漫画中描绘的情形发生在( )A. 19世纪初B. 19世纪40年代C. 20世纪初D. 20世纪40年代23.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不再听命于上帝,而好像有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而这不仅应用于物理领域,也应用于人类社会。由此可知,牛顿力学( )A. 拉开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序幕B. 动摇了上帝创世说的根基C. 揭示了物体高速运动的规律D. 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24. 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罗斯福多次发表演讲,鼓励人民恢复自信,同时提出了“我们应该恐惧的唯一东西,就是恐惧本身”这句名言。他还多次开展“炉边谈话”,曾有将近50万人写信向罗斯福致意。这表明罗斯福( )A. 重新激发了人民的希望与勇气B. 经济与政治改革取得了成功C. 使人们不再怀疑资本主义制度D. 确立了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25. “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这就是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裁、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这种“新的可能”是指( )A.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 秉承全球治理观C. 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D. 走和平发展道路二、综合题26. “中国”观念的产生,经历了由多元并存到趋于一体的十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称军事、政治中心地。“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与“四方”对称。——摘编自冯天瑜《“中国”的古今演绎》材料二 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持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文化的统一和地域的统一,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张践《儒家“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基础》材料三 太宗以皇帝身份兼有可汗号,这与传统以皇帝为核心的天下观念有所不同,体现出唐初延续了十六国以来逐渐形成的兼容胡汉的政治文化……唐朝在组织形式上并非单一、匀质的,在一体化基础上又呈现为更加灵活的组织形态。——摘编自刘子凡《“天可汗”称号与唐代国家建构》材料四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至辛亥革命的2132年间,虽然历朝兴替时往往有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动乱和割据,但相对稳定的地区性政权的存在只有三国时期(计46年)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计272年)……(动乱和割据时期)总计523年,只占整个历史进程的24.5%。其余则都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王朝在汉文化的主要区域有效地行使着政权。——摘编自王子今《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一词最初的含义及周天子统治“四方”的政治制度。(2)材料二中,汉代“大一统”思想包含哪两方面内涵?请选取其中一个方面,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朝促进胡汉兼容的举措。(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国家发展的主流趋势。27. 近代以来,中国屡遭侵略,中华民族奋起抗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材料二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材料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育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历经100年来的砥砺奋进,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所以,习主席说:“我们要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摘自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1)材料一中A段“降到谷底”历史事件有何影响?从B段转为C段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材料二描述的历史事件取得的成果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4)根据材料四,任选一个红色革命精神写出其精神内涵。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8. 世界经济经历了由区域交流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直到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后,世界逐渐形成同一的共同体,并伴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技术和文化的传播,开启了现代早期的全球化,早期全球化对不同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影响,欧洲人从中获益最多。——闫志《全球史视野下的文明互动》材料二 观察有关科技革命的示意图—向“距离”挑战。材料三 当今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的生产活动联系密切,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贸易国际化的程度空前扩展,世界贸易的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率。2020年从出口角度计算的世界贸易总额(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达39万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的34倍。国际投资迅速增加,范围遍及全球,2020年国际直接投资是1980年的45倍。——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1)材料一为什么说“欧洲人从中获益最多”?(2)根据材料二,写出A、 B两个时代的名称。(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概括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