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真题卷

2024年西藏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3-20

2024年西藏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4年西藏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机密★启用前2024年西藏自治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共8页,三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请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共25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不(jù)风雨、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_________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融”探火、“義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无数平凡英雄拼(bó)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1. 文中加点字“澈”“遨”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zhé àoB. chè àoC. zhé áoD. chè áo2. 文中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 惧 博B. 惧 搏C. 俱 博D. 俱 搏3. 文中横线处填入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A. 沧海桑田B. 前仆后继C. 日新月异D. 可歌可泣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①历史的纵深,造就了时代的气韵。②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③中国到了今天,我每时每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④立于历史的沃土上,我们远眺未来。⑤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4. 语段中☐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B. ? 。C. ; 。D. ; ?5. 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①B. ③C. ④D. ⑤6. 某市举行“中国航天”科普活动,作为活动主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生逆袭,赛场夺冠B. 文明社会,关爱为先C. 科海泛舟,逐梦飞天D. 诚信为本,道宽路广7.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故乡》都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B.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C.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属于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D.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8. 默写古诗文。(任选5句作答。若全部作答,只计前5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昂扬的主旋律。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爱国方式,但爱国的底色始终不变。我们感受到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___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卫国之心;体会到辛弃疾“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忠国之意;理解了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的忧国之情;感动于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爱国之誓;敬佩过秋瑾“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________”[《满江红》(小住京华)]的报国之志。“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论语>十二章》)新时代的我们必须坚定信念,让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飘扬。“把握文章事实,善于分析、比较”是纪实作品常用阅读方法。用此方法,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语段摘选①“朱德”这个名字很有意义,简单而响亮。这是一个很适切的名字。由于文字上的奇异的巧合,这两个中国字是“红德”的意思。他相貌并不动人,大眼睛,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的艰苦,万事采用民主方式,永远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②朱德领导“赤色联军”打数百次小仗,数十次大仗,冲破五次大规模的“围剿”,在最后一次“围剿”中,敌军的进攻武力超过他八九倍,敌军的资源也超过他无数倍。然而他的胜败程度的对比还值得较量一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关于战术的灵敏,巧妙的流动,行军的神奇,他一再证明自己胜过地方任何将官。他无疑地在游击战中培养了中国革命军队惊人的战斗力。9. 根据插图和语段摘选,该著作是( )A. 《红岩》B. 《长征》C. 《谁是最可爱的人》D. 《红星照耀中国》10. 根据语段摘选,按要求回答问题。(1)根据第①段,朱德“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表现在哪里?(2)根据第②段,斯诺眼里的朱德是一位怎样的将官?二、阅读:共45分。(一)(本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通往更远深空的中转站。古人望月,想象出嫦娥奔月的故事,描摹出清寂幽美的广寒宫。今人探月,则是要在月球修建真实的“月宫”,把它建成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前沿基地。未来,航天器从这里起航,就能飞向更遥远的星空。(摘编自《经济日报》2023年10月8日)材料二 嫦娥五号完成了我国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是当时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是世界单次采样量最大的无人月球采样任务。该任务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的生动实践,为后续的无人月球科研站、载人登月等奠定了基础。(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11月20日)材料三 月球上地理实体命名,与其探测成果、科研水平、国际贡献相关。具备原始探测数据是取得月球地理实体命名权的基本条件。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勘探过的周边方圆77米区域命名为“广寒宫”,让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嫦娥”和“玉兔”在“广寒宫”相聚,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目前月球上以中国元素命名的地名共35个,大多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和神话传说人物命名的地理实体命名。这些独具中国韵味的元素,以月球地理实体命名的形式,标记着月球上的山脉、盆地、环形坑等,见证着中国探月的脚步,也展现着中国文化的浪漫。可以想见,不远的未来,月球上中国元素的名字将越来越多。(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9月30日)材料四 探月精神激起了中华民族“合作共赢”的协作精神。探月工程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探月工程愿意同世界各国在遥感和通信卫星、空间资源应用、航天基础设施等领域展开国际合作,走出一条合作共赢探索太空、和平利用太空的中国道路,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摘编自《光明日报》2024年5月27日)11.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月宫”指的是建成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前沿基地,不是传说故事中的广寒宫。B. 嫦娥五号完成了中国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是当时中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C. 月球上地理实体命名,与其探测成果、科研水平、国际贡献相关。取得月球地理实体命名权的主要条件是具备原始探测数据。D. 月球上中国元素的名字将越来越多,会见证着中国探月的脚步,也会展现着中国文化的浪漫。12. 2010年,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一号影像数据,获得位于月球的“毕昇”环形坑的命名。结合材料三,联系毕昇的重要成就,写出命名依据。13. 下面语段放在哪则材料中比较合适?请结合文意说明理由。2021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联合启动了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邀请所有感兴趣的国际伙伴,共同推动人类航天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14. 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我国探月工程的重要性。(二)(本题4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那些可爱的人①岗巴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有报道曾这样描述:“这片平均海拔4800米,含氧量不足其他地方50%的冰峰雪岭,历来都是艰难险阻和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当年,老一辈军人听从号令,扛着红旗就上山,誓将此地当家建。这里就有了飘扬的国旗,有了钢铁般的长城。②最初几年,每到夏天,除了日常巡逻,战士们都要为“冬囤”做准备,以应对大雪封山。晚上,海拔较高的哨所最低温度降到零下40摄氏度,让这里一年只剩一个季节。驾驶员们一趟趟开车拉萝卜、土豆等过冬物资,这些东西上来就冻成了“冰坨坨”,大家白天把莱抱出来晒,晚上再收回去。战士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吃到冻土豆,里面像蜂窝,水分一点都没有了。③戍守的边境长达百余公里,战士们拿着北斗导航,走到电子地图所示的边界线处,每次巡逻,都代表对领土主权的一次宣誓。战士们巡逻时,有一段路车上不去,坡度陡,碎石遍地,步巡十分艰难,但大家说:“就是要走那条路,往两边一步都不行。”向右,相当于越界;向左,相当于国土就少走了一块。60年来,国土未失一寸。“绝不能把国土守小了,更不能把国土守丢了。”这句话早已印刻在每一位战士的心里。④在这里,军民互助,相亲相爱。乡亲们说的最多的是“金珠玛米亚咕嘟”,藏语是“解放军好”的意思。军车开在路上,乡亲们会主动招手,小孩子见了,会向车敬礼。这是人民群众的拥军情结,也是对军人的“专属待遇”。⑤在海拔5371米的某驻勤点,这里积雪终年不化,四季举目不见一片绿叶。一位服役16年的老兵,退伍前在连部种下几棵矮松。他说:“我走了,让树替我站岗。”本来没报太大期望,结果树竟然活了,现在还“站”在那里。营区河沟边还有几棵柳树,20年来,从两米多高逐渐被积雪压趴下来,如今矮得如陀螺一般,树冠却依然如盖。⑥现在,我们的生活安宁而幸福,但很少有人知道军人在边境一线做着什么。回到平原,人们看到的是他们高原红的脸,却很少想到他们肩上的分量和胸腔里炽热的信念。⑦号声,还在不同地方吹响。(改编自《青年文摘》)15. 概括文中与战士们有关的几件事情。16. 按要求作答。(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2)赏析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7.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18. 有人认为,文章第⑦段应该删除,你赞同这种说法吗?结合文章结构和内容说明理由。(三)(本题2小题,共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从军行唐·陈羽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注】①海:指湖泊。19.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海畔、冻泥、梧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渲染了_________的气氛。20. 一位同学根据诗歌第四句的内容,创作了一幅画: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直上天山。请你帮他为这幅画命名(不超过6个字)。(四)(本题4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节选自《愚公移山》)[乙]仆①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记;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②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③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④。盖以苦学力文所致,又自悲矣。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⑤。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节选自《与元九书》,有删改)【注】①仆:我。②谙:熟悉,知道。③遑:闲暇。④胝:老茧。⑤乡赋:地方举行的乡贡考试。21. 用“/”标出文中波浪线句子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22. 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相同一项是( )A.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B. 杂然相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 汝之不惠 小惠未遍D. 始龀 十五六始知有进士2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记。24. 从[甲][乙]两文中,你得到了学习方面的哪些启示。三、写作: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写作。题目一:25. 父母对我说,一路有你,一路有幸福;老师对我说,一路有你,一路有希望;朋友对我说,一路有你,一路有欢笑……我也想对你说……请以“听我说,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先将上面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戏刷剧除外),能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2)思想健康,立意深刻,感情真挚;(3)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5)字数不少于600字。题目二:26. 明天意味着光明,预示崭新的未来;明天也蕴含着机会,指向无限的可能。因为这样,明天才如此值得期待。明天属于每一位勇敢前行的青少年,明天属于每一个坚守信念的奋斗者。请以“明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戏刷剧除外),能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2)思想健康,立意深刻,感情真挚;(3)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5)字数不少于600字。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