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模拟卷 > 广州中考一模试卷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3-20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一.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0学年华师附中第二学期九年级综合测试化学 试卷(一模)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大题20小题,共8页,满分9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及2B铅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 下列广东美食中富含淀粉是A. 客家豆腐B. 广式腊肠C. 岭南荔枝D. 陈村米粉2. 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医用酒精敞口久置后溶质质量分数减小B. 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C. 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长时间研磨D. 聚乙烯塑料产品燃烧3. 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应施加的一种化肥是A. (NH4)2SO4B. KNO3C. Ca3(PO4)2D. KCl4. 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B. 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C. 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D. 稀盐酸能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因为稀盐酸能与铁锈反应5.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B. 溶解固体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蒸发NaCl溶液6. 工业上使用一种国产低温催化剂生产氢气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二种氧化物B. 参加反应的水与一氧化碳分子个数之比为1:1C. 该反应中水起了催化作用D. 此反应中有单质生成的同时还生成了二种氧化物7.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丙析出,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丁>丙>甲>乙B. 乙>甲>丙>丁C. 丙>丁>甲>乙D. 丁>丙>乙>甲8. 运用最新高科技研发的铷元素直接刻录CD能使音质更加精致,铷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如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A.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B. 铷元素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C. 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五周期D. 铷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Rb2+9. 有一包Zn和ZnO的混合物共16g,与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2.2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A. 3 gB. 6.5 gC. 1.6 gD. 14.2 g10. 小明旅游时经常使用一种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制成的锅煮面,轻便易携带,煮面时,会闻到香味而且纸锅不会被烧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热时面汤蒸发吸热降低了纸锅着火点B. 面汤隔绝了氧气使纸锅不能燃烧C. 闻到香味是因为微粒不断运动D. 煮面时氧气能帮助可燃物燃烧,说明氧气可作为燃料11.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肥皂来清洗衣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C17H35COONa)。下列有关硬脂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从微观上看:硬脂酸钠含18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B. 从宏观上看:硬脂酸钠是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C. 从应用上看:肥皂水用于区别硬水、软水时,硬水中出现大量泡沫D. 从质量上看:硬脂酸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增加的是A. 铁和硫酸铜溶液B. 氢氧化铁固体和稀硫酸C. 盐酸和澄清石灰水D.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13. 室温时,对一定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分别进行如下操作,不会产生白色固体的是A. 蒸发B. 通入少量CO2C. 加入少量CaOD. 放入冰水中14. 下列有关除杂或鉴别实验设计中,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实验目的方法A除去CO中少量CO2先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干燥气体B除去CaO中少量CaCO3加入适量的稀HCl,过滤,洗涤,干燥C区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分别向溶液通入CO2气体,观察现象D区别浓HCl和浓H2SO4打开试剂瓶的瓶盖,观察是否有白雾形成A. AB. BC. CD. 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15.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1)氯化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氯化钠中常混有有毒的亚硝酸钠,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工业上通过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制备漂白粉。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Ca(ClO)2】。使用漂白粉时,将它与水混合配成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便会产生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HClO)。①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②写出上述操作中使漂白粉溶液转化为次氯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③次氯酸是一种弱酸,溶于水时部分次氯酸分子会发生解离。HCl溶于水时能全部解离出离子(如下图所示)。在下图中画出次氯酸溶液中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不用画水分子)。________ 1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分的高效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杀灭细菌、病毒并抑制其传播,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1984年,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地坛医院的前身成功研制出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84消毒液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pH在12左右,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为1.0%至6.5%不等。由于84消毒液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浓度过高会损害呼吸道,危害身体健康,所以必须稀释后才能使用。一般认为,当杀菌率达到90%以上时,说明此时的消毒具有较好效果。 上图及表1为某学校对教室喷洒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84消毒液进行消毒后的效果比较。表1不同浓度的 84 消毒液对教室的消毒效果班级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五班六班七班八班喷洒消毒液的浓度(消毒液与水的体积比)1:501:1001:1501:2001:3001:6001:1000作为对照不喷洒消毒液菌落数平均值234511194350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易生成氯气,所以禁止将84消毒液与酸性物质混用,也不建议把84消毒液与洗涤剂或其他消毒液混合使用,室内使用后,需开窗通风一段时间。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84消毒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2)84消毒液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写一条即可)。(3)结合表1和图片数据,关于不同浓度的 84 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可得到的结论为________。(4)若想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同时又减少其对身体和环境的影响,学校喷洒消毒液浓度的最适合范围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A 1:50~1:100 B 1:100~1:200 C 1:200~1:600 D 1:600~1:100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浓度为1:1000的84消毒液不具有消毒效果B 84消毒液可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C 84消毒液名称由来是因为其中有效氯含量为84%D 教室使用84消毒液消毒后,建议开窗通风一段时间17. 纳米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如图是生产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1的名称为________;试写出试剂A与B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操作2得到的副产品主要是________(填化学式)。(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4)资料: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但可以和氢氧化钾、氢氟酸等物质反应。某同学根据资料重新设计方案提纯碳酸钡:取碳酸钡和二氧化硅混合物于烧杯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佳试剂,填写编号)。简述从充分反应后的浊液中获得纯净的碳酸钡的实验操作:________。A 蒸馏水 B 氢氧化钠溶液 C 氢氟酸 D 氯化钠溶液18. 某同学将甲、乙固体各32克分别加入100克水中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2中溶解度曲线a对应的物质是:________(填“甲”或“乙”)。(2)m的取值范围:________<m≤________。(3)2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4)结合溶解度曲线图,乙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提纯乙的方法是________。19.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应选择上述装置中________(填字母)和E进行组装。当________时,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如果用F装置代替E 来收集氧气,可以先在该装置中装满水,然后将氧气从________(填“a”或“b”)导管通入。(3)如果用F装置来收集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________(填“a”或“b”)导管通入。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4)下面G和H两套装置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 H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如果用H装置制取二氧化碳,I、J、K三套装置中能起到与H装置相同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20. 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阶段重要一类反应,某小组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和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来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探究Ⅰ)相同条件下往50 mL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滴加50 mL一定浓度的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到溶液的温度升高,由此现象得出两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设计了下列3个对比实验:①50 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50 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②50 mL一定浓度NaOH溶液与5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③50 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50 mL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以上3个实验的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盐酸、NaOH溶液稀释时均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但它们稀释时温度的变化量远________两溶液混合时温度的变化量。(2)从微观角度分析,此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两种离子发生反应放出热量的缘故。(实验探究Ⅱ)(1)往装有50 mL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再________,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可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2)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无色溶液加热蒸发,“意外”发现溶液由无色又变成红色。同学们对此红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酚酞除外)进行再探究。查阅资料:酚酞在pH<8.2的溶液中呈无色,在8.2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