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2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共8页,17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30分)1. 默写古诗文。主题例句出处托物言志(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羁旅之思(2)夕阳西下,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交友高雅(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即物感兴(4)________,________。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深刻哲理(5)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借古讽今(6)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真挚友情(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同学们来到这片(1)fǔ yǎng shēng zī( )的树林,发现与学长们传说的恐怖情形(2)dà xiāng jìng tíng( )。其实,这里是一个溪流澄澈、落英缤纷的好地方。大家的心情(3)qǐng kè( )间就兴奋了,忘情地(4)xī nào( )起来。3. 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身材魁梧的班主任在班会上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下周就要举行考试了,大家要善于从作业失误中汲取教训,争取理想的成绩。但部分同学近期因为玩网络游戏、追剧消耗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一个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的时代,各种干扰让人眼花缭乱。我们要目标明确,严于律己,不要辜负父母的期待啊!”同学们听后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A. 魁梧B. 汲取C. 眼花缭乱D. 如释重负4. 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顺德香云纱又名响云纱,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是闻名海内外的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特色真丝衣服。(将“衣服”改成“服装”)B. 上世纪爆发的经济危机曾让丝绸业一落千丈,顺德香云纱染整技艺经此严重冲击却能保存下来,传递至今。(将“传递”改成“传承”)C. 是否使用多年生薯莨的粗壮块茎和采集于顺德区河道内富含亚铁离子的河泥作为原材料,是顺德香云纱成为罕有面料的关键。(删掉“是否”)D. 由于香云纱具有凉爽宜人、易洗快干、不易起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等特点,香云纱特别受到沿海地区渔民的青睐的原因。(删掉“的原因”)5. 阅读名著有障碍,面对升学有压力……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前进的力量呢?学校将结合名著内容开展“直面挑战”主题活动,请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1)任务一:活动选用下图作为背景图,你认为最符合图意鉴赏的一项是( ) A. 这幅书画作品字体厚重,笔画圆润,图中人物是“飞夺泸定桥”的英雄,表现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吻合活动主题。B. 这幅书画作品字体方正,笔画平直,图中人物是“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充满一往无前的力量感,吻合活动主题。C. 这幅书画作品字体洒脱,笔画奔放,图中人物是“飞夺泸定桥”的战士,展现使命必达的钢铁精神,吻合活动主题。(2)任务二:作为阅读积极分子,你受邀参加学习分享会,请补充完善读书笔记。单篇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摘抄: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以说近乎奇迹。这是①_____(A.纪实作品;B.自传小说),具有客观真实性。例如选段中的②________,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比较阅读比较内容《西游记》真假美猴王《海底两万里》大冰盖脱险面临的挑战唐僧师徒之间空前的误解与隔阂③________制胜的关键悟空的努力和观音、如来的帮助④________(3)任务三:你是活动主持人,请结合《西游记》或《海底两万里》,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结束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结束语: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绝不能一遇到挑战,就退缩,应该勇敢乐观地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_________。二、阅读(40分)(一)(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王子比干谏,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甲子日,纣兵败。(选自《史记·殷本纪》,有删减)6. 按要求完善下面字词积累表。字词积累表分类收集加点字词词义理解通假字亲戚畔之(1)畔_____________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域_____________一词多义A.汝心之固(顽固)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必,一定)(3)错误的一项是______,应解释为______。课外字词A诸侯以此益疏(更加,越发)B.乃强谏纣(尽力,极力)C.乃详狂为奴(详尽,仔细)D.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投奔)(4)加点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7. 将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8. 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费 中 善 谀 好 利 殷 人 弗 亲9. 根据甲文对战争获胜要素的论述,结合乙文分析周武王打败商纣王的原因。(二)(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素养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开展劳动教育具有三重意义:一是劳动帮助儿童智力得到发展;二是劳动教育也是人格教育;三是生活的真正幸福来源于劳动。(选自《中国教育新闻网》,有删改)【材料二】教育家魏书生带领学生到野外开荒,分小组比赛,撒上不同的种子,学生参与除草、施肥等等各个阶段的种植过程。学生们还种了君子兰、金枝荷叶等花卉植物,在照顾花草的同时,也观察记录花的成长。“孩子们在欣赏美、体验美的同时,也锻炼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爱心和想象力。”可见,学校就应该致力于形成有效的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因势利导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让劳动教育激发孩子学习动机、巩固学习成果。(选自《中国妇女网》,有删改)【材料三】某校关于劳动教育的调研情况年级时间地点内容学生心得六年级11月7日家里做家务“我为家长减轻了负担,感觉自己长大了!”七年级10月10日街道清洁街道“我体验到了劳动的不易,但街道因我们而变得整洁,很有成就感!”八年级12月25日养老院志愿服务“我学会了如何关爱老人,收获了助人为乐的幸福感。”【材料四】“孩子这么小,怎么能让他干这么重的活!”“我将来是靠知识拼技能,劳动教育价值不大”【材料五】父母的行动引领是家庭劳动教育的最好方式。家长如不能以身作则,就会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比如,有的家长互相推诿,甚至将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恶劳动的情绪。反之,家长对家务劳动的态度积极主动,孩子也会觉得劳动是一件光荣和快乐的事情。除了日常劳动,父母也可以和孩子参加一些生产劳动。例如,在郊区租赁“一亩三分地”,假期带孩子去地里劳作,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切身感受收获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教育等。(选自《中国教育报》2022年10月3日,有删改)10. 下面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以名家名言和典型案例介绍了劳动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和强大作用。B. 材料五以具体事例说明家庭劳动教育的最好方式是父母的行动引领,也强调了教育的方式要多样化。C. 参与劳动,往往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培养爱心和想象力,也让孩子们产生成就感。D. 以上五则材料都用了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和正反论证,有力地证明劳动教育必要性,增强说服力。11. 在辩论会中,反方辩手认为“劳动教育价值不大”。如果你是正方辩手,请结合以上材料予以反驳。12. 请你结合材料与自己的经历,设计一个劳动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劳动的魅力,并简要说明理由。(三)(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地图侯发山①爷爷曾是地图绘制工程师,绘了一辈子地图,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退休后,多数时间,就是每天对着地图默默地看,有时还自言自语,嘀嘀咕咕不知说些什么。家里有人的时候,不管是自家人,还是外来人,总要给人家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②其实,这些在别人听来都是故事,发生在爷爷身上就是事故。那时候,技术条件差,别说是卫星,航空测量都还是空白,需要带上天平仪、小平板仪、经纬仪,实地走访,测量,标记。在河南嵩山测量的时候,被三只饿狼盯上了,它们嗷嗷叫着,似乎不达目的不罢休。爷爷和几个同事当时还是小青年,给吓得哆哆嗦嗦,也没有应对之策,准备给狼当干粮的时候,附近几个砍柴的山民及时赶来,凭借手里的镰刀和棍子吓退野狼。在陕西榆林,正在工作的时候,天气突变,一时间飞沙走石,爷爷赶紧把衣服脱下来,打算盖到平板仪上,结果晚了一步,望远镜的一个镜片被石头打烂了。几乎同一瞬间,爷爷下意识地扑到仪器上保护仪器,结果额头也被飞溅的镜片给划伤了。他到当地医院治疗的时候,认识了那里的一名护士,后来结为伉俪。奶奶曾感激地对爷爷说,若不是嫁给他,把她带进城里,她早被风沙给“吃”了——她的家乡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二百天都是风沙……③这些有故事的地方,在地图上都被爷爷的指头给摸得黑乎乎的。可见,分享的次数有多少。④爷爷九十多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特别是奶奶去世后,免不了唠叨他的“想当年”,大家也就见怪不怪,没有人跟他计较。⑤后来,孙子小兵考上了武汉大学,学的就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干的正是地图测绘。比起爷爷,小兵这一代的测量技术有了飞速的提升,除了航空测量,还利用人造卫星拍摄地貌代替测量资料,换言之,足不出户,坐在计算机前就可以测绘地图。⑥这天,小兵拿回来一张最新的《中国地图》。⑦爷爷两眼放光,兴奋地说:“赶快挂起来,挂起来!”⑧小兵就把那张老地图取下来,换上了新地图。⑨爷爷戴着老花镜,趴在地图上瞅起来。他一边看一边念叨:“黑龙江,黄河,长江……小兵,伶仃洋上咋有一座桥?新建的?”⑩“爷爷,这就是港珠澳大桥,连接广州、香港和澳门的。”⑪“这个桥建得好,建得好!”爷爷感慨不已,然后趴在地图上继续一点一点地瞅,“小兵,丹江口水库咋新增一条支流?我看看,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不对吧,若是支流,到天津这里应该入海啊。是不是搞错了?”⑫小兵扑哧笑了,说:“爷爷,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⑬“南水北调?就是当年毛主席提出的那个计划?”爷爷扑闪着昏花的眼睛,似乎有点明白了。⑭“对!”小兵忙不迭地点头。⑮爷爷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又趴在地图上瞄起来。忽然,他叫道:“小兵,榆林,毛乌素沙漠咋没有了?是不是忘记标了?”⑯“是啊,毛乌素沙漠呢?”小兵也给吓了一跳,认真地瞅了瞅地图,然后看了看刚取下的老地图,皱着眉头说,“爷爷,要不,咱到榆林看一看?”⑰“好!古人为了绘制地图就是实地测绘,后人常常把地图命名为《禹迹图》,顾名思义,大禹的足迹。绘制地图就得眼见为实,哪像你们,唉!”爷爷说罢,又说,“只是我的腿不当家,怕是走不动。”⑱“爷爷,我开车带您去。”⑲“中。”爷爷爽快地答应了。⑳爷爷退休后,几乎就没外出过。家人多次说要带他去旅游,他都拒绝了,说:“全中国我都跑遍了,山山水水都在我的心里。”㉑小兵开车带着爷爷,一边走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到了榆林,到了毛乌素,望着茫茫无际的林海,爷爷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㉒小兵忍不住说道:“爷爷,是真的,这是绿洲,不是沙漠!”㉓爷爷回过神来,说:“小兵,是不是你早就知道,故意骗爷爷来的?”㉔小兵憋住笑,说:“爷爷,我是知道,但还真没来过……现在都是通过遥感技术来测量和绘制的。”㉕爷爷:“今天的技术就这么神奇?”㉖小兵点点头,用自豪的语气说:“当然啦,通过采用人工智能进行地图数据收集和分析,目前已经能够高度自动化地生成精度高、要素丰富的高精地图,甚至道路上的虚线都能显示出来……”㉗好半天,爷爷都没说话。末了,他感慨了一句:“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2年第23期)戏剧社拟将上文改编为戏剧,请你一起完成相关任务。13. 根据小说内容完成剧目小卡片。剧目地点剧情人物心情第一幕:回忆往事嵩山山林(1)恐惧、害怕第二幕:看新地图家里爷爷趴在地上看新地图,了解地图变化。(2)第三幕:实地探察(3)爷爷眼见沙漠变成绿洲,希望多活五百年。欣慰、自豪14. 戏剧往往凭借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情感。参考示例,揣摩句中加点词语,为演员解说怎样演好“爷爷”的“趴”。剧本解说爷爷对着中国地图,两眼放光,兴奋地说:“赶快挂起来,挂起来!”爷爷双眼盯着中国地图,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神里流露着惊喜、兴奋、渴盼,手舞足蹈地催促着。爷爷戴着老花镜,趴在中国地图上瞅起来。15. 演员想深入理解“爷爷”这个人物形象,请你帮忙完成角色解读。原句摘录批注解读几乎同一瞬间,爷爷下意识地扑到仪器上保护仪器,结果额头也被飞溅的镜片给划伤了。(1)赏析式批注:_________好半天,爷爷都没说话。末了,他感慨了一句:“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2)质疑式批注:“好半天,爷爷都没有说话”,爷爷为什么好半天不说话呢?我思考:__________16. 看完剧本后,大家围绕“谁是主角”展开了讨论,你的观点是什么呢?结合原文说说理由。三、作文(50分)1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