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模拟卷 > 惠州中考一模试卷

2023年广东省惠州市东王实验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3-26

2023年广东省惠州市东王实验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3年广东省惠州市东王实验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广东省惠州市东王实验学校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基础题。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2)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3)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4)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现苏轼孤独心境和高洁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5)请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默写完整。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_____,_____。_____,_____。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明月zhuāng shì _____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2)愿你有情人终成juàn shǔ _____。(3)你以shāng hén 1ěi 1ěi _____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4)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1áo 1ao dāo dāo _____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要想_____,就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_____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就像每颗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为一颗珍珠。_____经受常人不能接受的_____,才能让自己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A 卓尔不群 承担 只有 容忍B. 与众不同 承担 只要 容忍C. 卓尔不群 承受 只有 忍耐D. 与众不同 承受 只要 忍耐4.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将“获胜”改为“胜负”)B. 在阅读名著中,使我们能够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去掉“在……中”)C. 为搞好百年校庆,学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们对于开展活动的意见。(在“校庆”后加“活动”)D.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北京市交警支队加大了巡查整治的力度。(删除“不”)综合性学习(10分)5.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某校特地举办了以“不负韶华,正是少年读书时”为主题的读书日活动,邀请你参与到活动中来。(1)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下面是兰兰和小天就“读课外书对我们的课内学习是否用”的讨论,请你根据他们的观点补全兰兰或小天的讨论内容。小天:我认为读课外书对我们的课内学习没用,在我们考试的时候很少会考到课外学习的那些知识,读课外书对我们的课内学习帮助并不大。兰兰:不,我并不这样认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天:你说得有一定的道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兰:我们可以在学好课内知识的同时,利用自己闲暇的时间去读课外书,其实并不会占用太多我们学习课内知识的时间。小天:你说得对,通过读课外书,我们也能了解不少生活常识,也是挺好的呢。(3)下面分别是两位同学为本次活动设计的宣传海报,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幅贴在本班文化墙上,你会选择哪一幅?请说明理由。二、阅读题。文言文阅读(15分)6. 【甲】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黄冈新建小竹楼记①王禹偁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②,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③,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注释】①本文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作。②氅:用羽毛做的外衣。③稔:年,一年。(1)【句读•初读】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宜 投 壶 矢 声 铮 铮 然 皆 竹 楼 之 所 助 也。(2)【释义•懂文】选出与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后天下之乐而乐A. 竹之为瓦B 处江湖之远C. 庶斯楼之不朽也D. 大道之行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4)【赏析•品味】甲文中所说“是进亦忧,退亦忧”与乙文中所说的“公退之暇”,两者的“退”意思相同吗?请说说你的理解。(5)阅读下面【知识链接】,谈谈你对【甲】【乙】两文作者各自的人生态度和生活志趣的认识。【知识链接】禹偁词学敏赡,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其为文著书,多涉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故屡见摈斥。——《宋史》阅读短文,完成小题。跳出地球“看”地震①2018年2月2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②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多信息。“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③“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万平方公里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纳特。⑥“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⑦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4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⑧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⑨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7.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我国在卫星探测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是“张衡一号”的发射。B. “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C. 帆板对日能保证太阳能帆板为“张衡一号”供应能源。D. “张衡一号”传感器灵敏度极高,可以分辨巨浪浪尖的小水珠。8. “张衡一号”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9. 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壮族手工艺的奇葩——壮锦佚名①壮锦作为手工艺美术织品,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其历史也非常悠久。据说,早在汉代,聪明智慧的壮族人民充分利用植物的纤维,织制出葛布、络布作为衣料。据《广东新语》转引当时记载说,这种布料“细者宜暑,柔熟者御寒”。在广西罗泊湾汉墓的七号残葬坑内发掘出土了数块橘红色回纹锦残片,证实了当时广西已有织锦技艺。②唐代,壮族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斑布、丝布等已成为宫廷贡品。但真正能够称为“锦”的纺织品则出现于宋代。宋代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说:绒布“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中都之线罗,而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所谓“白质方纹”就是指当时生产的锦,其装饰花纹为方格几何纹,其色调为单色,这是早期的壮锦,具备了厚重和织有方格纹图案的基本特征。到宋代,壮族的手工艺纺织品更为发达。当时,宋王朝需要“稠绢纳布丝锦以供军需”在四川设了“蜀锦院”,有大量的蜀锦运来广西,再由广西输出口外。壮族人民很快接受蜀锦的工艺,著名的蜀锦也就应运而生了。③到了明代,壮锦越来越流行,工艺也越来越精湛。壮锦也经历了从单色到五彩斑斓,图案花纹从简单到繁复的发展变化。壮锦的图案构成大致有三种式样:一是平纹上织二方连续喝四方连续的几何纹,组成连绵的几何图案,显得朴素而明快;二是以各种纹为底,上饰动植物图案,形成多层次的复合图形,图案清晰而有浮雕感;三是用各种几何纹大小结合,方圆穿插,编织成繁密而富于韵律感的复合几何图案,有严谨和谐之美。常见的有方格纹、字纹、回字纹、同心圆纹以及各种花草和动物图像,如蝶恋花、凤穿牡丹、双龙戏珠,狮子滚球等。大都选取生活中的可见之物和象征吉祥幸福的花纹,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杜族人民喜爱凤凰,视之为吉祥的象征,明代万历年间,织有龙、凤等花纹图案的壮锦已成为朝廷的贡品。④明清时期,壮锦已发展到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使壮锦呈现出绚丽的色彩。“红配绿,看不俗”,这体现了壮族撞见织棉艺人对壮锦配色的一些要求;既要艳丽夺目,还有经久耐看。社族多重彩,以红、黄、蓝、绿为基本色,其余是补色对上鲜明强烈,以红为背景,充满热烈、活泼、欢腾的气氛;用绿作衬托,有开朗的情调;如以黄绿配置,则明艳动人,一幅壮锦,常常用几种颜色甚至是十几种颜色搭配组成,由于配置得当,显得斑斓绚丽,丰富统一。壮锦虽仍为皇室贡品,但平民百姓亦可享用。壮锦成为了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和装饰品,而编织壮锦更是壮族女性必不可少的“女红”,壮锦则是她们嫁妆中的不可或缺之物。⑤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以壮锦艺术为典型代表的广西民族织棉艺术已成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壮锦在广西各族人民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产生丰富而精彩的纹样,强烈地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乐观精神,凝聚着人民的美好向往,表达出真诚的情感,在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同时,把物质的实用功能与精神需求紧密结合,成为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10. 下列关于“壮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壮锦历史悠久,它是壮族人民的一种工艺美术织品,而广西的织锦技艺可追湖到宋代。B. 早期的壮锦色调单一,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蜀锦制作工艺后逐渐成为我国著名的织锦。C. 壮锦的图案花纹是以生活中的可见之物和象征吉祥幸福的花纹为主,传统图案有很多。D. 壮锦凝聚着广西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1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题目几点明了说明的对象是壮锦,并且寓意有壮牡锦珍贵而奇特美丽,与众不同。B. 第①段中加点的词语“据说”,表示信息来源可靠准确,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 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壮锦的花纹图案种类非常多。D. 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壮锦的发展过程,及壮锦的图案,色调和地位等相关知识。12.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一项是( )A. 壮族人民很有智慧,据说在汉代就利用植物纤维织出“细者宜暑,柔熟者御寒”的衣料。B. 壮锦的图案花纹繁复,在连锦几何图案,有多层次符合图形等,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形式。C. 壮锦的色彩艳丽夺目,经久耐看,不同颜色搭配有不同的效果,或活跃欢腾,或明艳动人等。D. 明清时期,平民老百姓也可以使用壮锦,而且壮锦还是各族女孩出嫁时不可或缺的嫁妆。三、写作题。13. 题目:转身,与 相遇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