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遇见野牦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11     回答:爱度老师

育才中学正在举办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课本剧拍摄活动,小陶拟用本文作为拍摄素材,请你参与完成脚本的撰写。

【理相遇轨迹,感心路历程】

(1)为了取镜,请帮忙梳理“我”和野牦牛相遇的有关情节和心理变化,完成思维导图。

   

   

   

   

【见细微之处,品语言特色】

(2)小陶在精选解说词时,发现文中好多句子动人心弦,请根据提示帮他分析下面画线句的精妙之处。

①它们所释放的寒气,如恶狼般围困着我,侵袭着我的身体,咬啮着我的神经,冲毁着我最后的坚持。(修辞角度)

②在天光的映衬下,那双眼睛依然清澈透亮,没有一丝杂质,也没有一丝凶光。(描写角度)

【析称呼变化,探人物情感】

(3)小陶发现,文中“我”对牦牛的称呼先后经历了“它们—他们—你们”的变化,他对此深感疑惑,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赏优美环境,见匠心之妙】

(4)拍摄当天,道具组忘了准备“蓝天”“雪山”等拍摄背景,小陶坚定地认为这些背景必不可少,请你结合文中第⑬段分析理由。

天空依旧蓝得一尘不染,好像亘古如此,远远看去,雪山在天幕下显得庄严、庄重,泛着洁净的光芒,和天光映衬着,也相互沁润着。

【补剧本尾声,悟人与自然】

(5)拍摄完成后,小陶打算引用《绿色中国》中的话作为剧幕尾声,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这段话谈谈你的启示。

“野牦牛,雪域高原的神兽。它们虽然高大,但能够与周边的藏羚羊、藏野驴以及藏民和谐共处。它们不是敌人,而是共同守望这片高原净土的朋友。”

——《绿色中国》


参考答案:

(1)①躲在大石后观察野牦牛(吃糍粑) ②彷徨、无助(犹豫、羡慕)③贴近野牦牛,同他们一起取暖 ④感动、不舍(感激、留恋)

(2)①比喻或排比。将雪域高原夜晚的寒气比喻为恶狼,通过写“恶狼”对我的“围困着、侵袭着、咬啮着、冲毁着”构成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极度严寒,表现我的绝望痛苦焦急等。

②神态描写/细节描写。通过描写野牦牛眼睛的清澈和没有一丝凶光,从侧面表现了野牦牛的友好(和善),并不如我所想的那般凶狠暴躁。或从细节描写方面作答也可以。

(3)初遇时我认为野牦牛是性格粗暴的野兽,所以称为“它们”;后面经过观察,发现它们对我很友善,甚至靠近它们取暖也一点也没有伤害我的意思,感觉我们是同类,所以称为“他们”;经过一整晚互相取暖,它们帮助我免于被严寒冻死,是我的救命恩人,更是与我共渡难关的朋友,所以称为“你们”,称呼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我对野牦牛的情感由惧怕到信任,到最后亲密友好。

(4)环境描写;有关蓝天、雪山等环境描写在文中多次出现,他们共同营造了雪域高原空灵、静谧、美好、庄严的环境;从侧面表现了牦牛眼神的干净澄澈,性格的温和友善进一步表现了我对雪域高原,对野牦牛,以及对自然的敬畏或赞美。

(5)与族群走散的野牦牛在夜里互相依偎取暖御寒,且接纳同样无助的我,从始至终没有任何伤害我的意思,待我如同伴;它们虽然高大,却对其他弱小的族群无任何敌意,反倒是友好接纳,野牦牛身上展现了大自然的宽容与友善,若人与自然的万事万物都能保有这样的友善,那么定能和谐共处,共享更美好的自然家园。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