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春天的芽儿阅读理解加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17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天的芽儿”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同时也点明了写作对象,暗含主旨。

B.陕南乡下人把香椿叫“春芽儿”,是因为好叫好听,草木气息浓厚。

C.地米菜初发的芽儿嫩白如米,在陕南人的眼中,它是地下的米、泥里的米。

D.本文的语言流畅清新、朴实无华,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2)选文依次写了春芽儿和地米菜,请加以比较,完成下面表格。

野菜名比较点
   
长势
味道(口感)
   
香椿
春芽儿
闪着油绿的光,鲜嫩、水灵灵
   
切碎加鸡蛋爆炒或开水焯后加芝麻油凉拌。
荠菜
地米菜
   
绵软、耐咀嚼
切碎了加上鸡蛋或豆腐,用来包饺子。

(3)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它们在看你,就像刚出生的小娃儿望向娘,又像毛茸茸的小鸡崽儿从蛋壳里钻出来望见天光。

(4)在第⑧段中,作者说春芽儿、地米菜为朴素的乡村生活增添了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

(5)小明同学要把本文作为课文的拓展阅读,下列两篇课文哪一篇最合适?请你从写作手法和主题方面去说明理由。

A.《白杨礼赞》

B.《昆明的雨》


参考答案:

(1)B

(2)①叫法;②吃法;③香气浓郁;④冒出一星、两星,而后形成一片、一层、一地

(3)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芽儿鲜嫩、水灵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芽儿的喜爱之情。

(4)让春天的味道更加浓郁了,让人们仿佛感知到了春天万物的萌动;让人们心里泛起潮汐,想起很远的童年,想起家乡土地上的安宁、富饶;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

(5)示例:选B。选文与《昆明的雨》在写作手法和主题方面有相同之处。本文主要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通过写春芽儿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寄寓着浓浓的乡愁;《昆明的雨》也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由“昆明的雨”引出雨季有代表性的菌、果、花、树等,由此来抒发对昆明的民风、人情,宁静生活的怀念。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