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春天的记忆佚名阅读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17     回答:爱度老师

(1)请根据提示填空。

在“我”有关春天的记忆里,有打赤脚、提鞋子、翻跟头的    ;有    地推石磨的头晕眼花;有“搨煎饼”的难以忘怀;有来自卖豆腐吆喝的    ;有终于吃了热锅饼喂了馋虫的    ,还有用白菜、韭菜和剁碎的油条、麻花做馅的饺子。

(2)母亲常说:“年好过,春难熬啊!”春天如何难熬?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具体说明。

(3)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划线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那个叫卖声太有诱惑力了,大人小孩都竖起耳朵听,似乎听声音也能解馋。(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说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②兔子疼得受不了,我也心疼得掉眼泪。(“我”的“心疼”里有什么意味?)

(4)同是“春天的回忆”,说说本文与下面选段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村南村北、村东村西,一片杀猪宰羊的哀鸣。站鸡笼子里,喂养了一个月的肥鸡,就要被开刀问斩。家家都忙着蒸馒头和年糕,穷门小户也要蒸出几天的豆馅团子。天井的缸盖和筛子上冻豆腐,窗沿上冻柿子,还要渍酸菜。妇女们忙得脚丫子朝天,男人们却蹲篱笆根晒太阳,说闲话儿。

(摘自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


参考答案:

(1)兴奋 睡眼惺忪。 (极度)渴望(或“诱惑”) 满足(或“定心”)

(2)示例:①“初春时节,家家户户盛粮食的缸几乎都是空的,盛地瓜干的囤也是盖不过底。”粮食的匮乏让年后的春天看起来更加漫长难熬。

②母亲听着卖豆腐一声声的吆喝“无动于衷”,其实是“怕吃了这顿豆腐,下一顿饭就没得吃了。”不敢有任何额外物质满足的生活,是抑制住对食物的极度渴望才能“熬”过来的。

③卖热锅饼的吆喝让“我”极其痛苦,也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母亲才会“狠狠心”,给“我”“烩锅饼”。孩子忍受饥饿的煎熬,只有在生病时才能有机会吃饱。

(3)①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大人孩子在长期的饥饿和营养不良中“竖起耳朵”聆听豆腐的叫卖声、以获得心理安慰的情状,是作者“春天的回忆”中因饥饿而难以入睡、无法忘怀的深刻印象,这为下文写“我”极度渴望听到卖豆腐和卖锅饼的吆喝作铺垫

②兔子不听话乱动,被剪下一块皮,让“我”心疼它的痛苦(或“同情兔子的痛苦,感到心疼”);弱小的兔子每个月被剪毛是为了换“我”的学杂费,同为弱者的“我”感同身受,为兔子的遭遇感到心疼。

(4)相同: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儿时天真单纯的欢乐,对春天美食的向往。

不同:选段的春节里,人们的物质生活更为丰富,有女人的忙碌、男人的悠闲、孩子的欢快,情感上更为满足、愉悦;而本文中虽有孩童的欢乐,更多的是伴随着饥饿的回忆,更为苦涩。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