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22 回答:爱度老师
(1)根据小说内容,补全相关情节或小姑娘的心情。

①
②
③
④
(2)小文和小语就文中画线句展开讨论,请阅读他们的对话,补全语音部分。

(3)小姑娘害怕的“老噩梦”还是来了,睡梦中她最可能喊的是谁?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可是那一个老噩梦偏又来了——睡梦中,她喊道:“ !”
A.爸爸,爸爸
B.妈妈,妈妈
C.奶奶,奶奶
(4)好的小说常有丰富的意蕴。请你结合内容谈谈对本文主题的理解。
参考答案:
(1)①充满期待 ②挨爸爸打 ③夜晚做噩梦 ④欣喜温暖
(2)这句话出现两次,运用反复,强调了麦克唐纳先生与孩子们亲昵玩耍的情形,就像一个特写镜头,让读者印象深刻;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凯齐雅看到这一情景时内心的震惊羡慕,使人自然地将文中的两位父亲进行对比,引起深思。
(3)示例1:我选C。理由:小姑娘和奶奶的关系很亲密。是奶奶提醒小姑娘给爸爸做生日礼物,也是奶奶安慰挨打后的小姑娘;小姑娘对奶奶也很依恋,她会“紧贴”在奶奶的怀里,奶奶和妈妈不在家,她担心做噩梦。在她做噩梦极度恐惧的时候,自然喊的是最信任、最亲近的人。而爸爸平常对她很严格,妈妈也不如奶奶那样无微不至,所以最可能喊“奶奶”。
示例2:我选A。理由:小姑娘从噩梦中惊醒时,爸爸正在床边。可见是小姑娘叫“爸爸”的声音引来父亲。
示例3:我选B。理由:孩子对妈妈往往是很依恋的。前文写妈妈生病,和奶奶一起进城看病,她害怕晚上做噩梦,因此她睡梦中喊“妈妈”自然合理。
(4)小说以“小姑娘”为题,赞赏儿童对成人难能可贵的体谅与理解,也提醒成人反思自己对儿童的忽视,呵护敏感纯真的童心。小姑娘为爸爸准备生日礼物,却委屈挨打;夜晚噩梦时,爸爸却出现在身边,让她欣喜温暖。爸爸忙于工作,很是严厉,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觉得可怕。可噩梦中的安抚,让小姑娘感受到温暖,理解了爸爸,可怕的爸爸成了好爸爸。成人世界的忙碌疲惫,常常让他们忽视了孩子的需求,疏远隔阂甚至伤害就此产生,但俯下身来,彼此靠近,就能相互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