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教育秘诀是忽悠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22 回答:爱度老师
(1)请简析文章题目中“忽悠”的含义,作者这样拟题有何目的?
(2)文章主要写了父亲“忽悠”“我”的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并指出其教育效果。
(3)联系全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简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文中“父亲”既是科研人员,又是普通父亲,勇担责任,善作善成。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科研人员所肩负的双重责任的理解。
【链接材料】
邓稼先为核武器鞠躬尽瘁的28年里,绝大多数时间住在科研所。偶尔得空回家,他用节省的钱买火烧回家给妻儿打牙祭。邓稼先不幸被核辐射毁坏了健康,他决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尽量弥补对家人的亏欠。归家后,他强忍病痛的折磨,尽可能地给妻儿留下温暖的记忆。
参考答案:
(1)①含义:“忽悠”有哄骗、欺哄的意思,这里贬词褒用,是指父亲善意骗哄孩子,以调动孩子主动学习。②目的:说明父亲通过“忽悠”,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含蓄地表达了“我”对父亲教育智慧的赞美之情。
(2)①父亲以向我请教的方式“忽悠”我学数学。效果:我喜欢上了数学。②我闯祸后,父亲“忽悠”我写检讨,并进行指导和检查。效果: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
(3)①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②写出父亲冷静睿智,早已有了应对“我”的办法,为下文写父亲转回地方后“忽悠”“我”的故事做埋下伏笔.
(4)示例:①如邓稼先和文中“父亲”一样的科研人员,他们肩负双重责任,既要献身科学事业,又要承担起家庭责任。②在科研工作与照顾家庭冲突时,他们会舍小家为国家,但他们仍是铁血柔情,眷顾、爱护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