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医生不是一个人阅读理解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26 回答:爱度老师
(1)阅读全文,依据表格梳理补全小说情节。
段落 |
文意 |
①~⑪ |
① |
⑫~⑬ |
弟弟说明误会原委 |
⑭~㉓ |
② |
㉔~㉕ |
③ |
(2)误会是小说常用的写作手法,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这种写法有何表达效果。
(3)“言为心声”,下面两处语言各传达出人物怎样的心理和性格特征?
①我——我想我真是遭报应了,您大人大量,别跟我计较,救救我啊,我两个孩子都还小,老婆没工作,父母年老,全家靠我一人……
②哎!我也就一时激怒骂骂出气,可没想他得癌啊。
(4)有人认为小说到“他至今不知道马医生其实是两个人”结尾恰到好处,最后一句“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完全赘余。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简要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
(1)①病人将马医生误会为邻居;②兄弟俩将错就错治病救人;③病人改正缺点变得热情善良。
(2)①文中的病人一开始误以为自己得病是因为遭了报应,后来又误以为眼前的马医生就是邻居,最后误以为是邻居治好了自己的病。这一系列误会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吸引读者阅读。同时,病人在一系列误会中,由后悔自责到诚恳认错再到痛改前非,这一转变也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我们要善待生活,善待他人,把真善美传播到生活的每一处。
②文中的“我”误以为病人跑错科室,误以为他是精神科病人,但是仍然耐心询问病情,热心鼓励病人。这表现了“我”良好的医德和善良的性格,为下文“我”和弟弟将错就错治病救人埋下伏笔,也突出了文章主旨。
(3)①表现了病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自责和后悔,对病情的害怕和焦急,对家人的负责和关心;表现了他是一个关爱家庭、朴实直爽、有责任和担当的人。
②表现了弟弟内心的自责和不安,表现了他善良、率真的性格。
(4)①小说到“他至今不知道马医生其实是两个人”结尾恰到好处。在结构上,这样结尾既总结了全文,又呼应了题目。在内容上,含蓄地表现了主题,赞扬了马医生兄弟俩的为人善良、做事低调的品格。另外,结尾含蓄幽默,为故事大团圆的结局增添了趣味。
②最后一句“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完全并不赘余。以问句作结,令人回味无穷,能够激发读者思考,从而深化文章主题。兄弟俩默契配合成功救治病人,病人不但治好了病还改正了坏习惯,这是皆大欢喜的结局。至于病人是否知道马医生不是一个人,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要善待生活,善待他人,把真善美传播到生活的每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