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下外婆家阅读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05 回答:爱度老师
(1)【关键语段我来析】请结合文章内容,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本文第⑦段的作用。
(2)【精彩语言我来赏】修辞用得好,词语用得妙,往往会使文文章语言更具有表现力。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外婆担心你瘦得不成人形,便每天晚上在你饭碗底下悄悄埋一个煎荷包蛋。
②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子。
几声鸟鸣隐入稠密的枝叶,阳光在叶隙间跳荡,你闻到樟树的香气,像闻到一股源自光阴的醇酿。
(3)【重点语句我来品】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五十六棵老樟树,围绕着一个村庄,已经活了一百年甚至几百年了,它们用自己的存在和气息,成就了一个村庄的符号,也丰满了几代人的记忆”的理解。
(4)【文章题目我来探】“樟树下,外婆家”与“难忘外婆”作为文章题目,你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第⑦段运用插叙,补充交代了樟树下几代人积极投身革命、参加红军的事,表现了村民舍己为人的大局观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者和革命精神的赞美和敬佩之情。文章内容更丰富,情节波澜起伏,樟树下百姓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同时引起下文,为下文写樟树下的精准扶贫攻坚战作铺垫。
(2)①“埋”是盖住、隐藏的意思。这里指外婆把荷包蛋藏在碗底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贫寒的日子里,外婆既担心“我”、关心“我”,又不想让三舅母发现的心理。
②环境描写,交代了天清气朗、鸟鸣树香,渲染温馨的气氛,烘托人们在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生活变得富足喜悦、充满幸福感的心情。
(3)五十六棵老樟树,一直围绕着村庄,活了那么长时间,老樟树已经成了村庄的标志——村庄名叫“樟树下”;在这个小村庄里,有“我”读书前在外婆家艰辛生活的日子里外婆对“我”的慈爱与关心,有樟树下百姓投身革命的故事,也有村民在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如今脱贫致富的美好生活。承上启下,使文章过渡自然。
(4)我喜欢本文的标题,因为,因为本文题目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使文章结构严谨;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樟树是村庄历史变革的见证者,外婆家给“我”滋养,给“我”希望,表达“我”对外婆的怀念、感激。“难忘外婆”只是表达了对外婆的难忘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