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壶口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07 回答:爱度老师
(1)选文描写了不同时期壶口的景象,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时期 |
特点 |
天旱水瘦时节 |
① |
隆冬时节 |
② |
惊蛰之际 |
③ |
(2)在班级举办的美文分享会上,语文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赏析了这篇文章,下面是师生的对话,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完整。
老师;好的词语可以在文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篇文章就有很多词语用得极为精妙,哪位同学可以举例说明一下?
小语:我认为第③段中加点的“夺”字用得非常好,因为① 。
老师:你说得很不错。除了点睛的词语,本文作者还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句为文章增色,比如第⑤段的画线句,哪位同学说一下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文:这句话② 。
(3)下面两处文字都是对壶口的水的描写,分别表现出什么特点?
【甲】壶口上游的龙王辿河床比较宽阔,虽然搁浅的流凌夹岸,但主河道并没有完全封冻,十多米宽的细流绿幽幽的,缓缓流淌。而壶口也因十里龙槽与龙王辿之间失去了落差,没有了往日排山倒海的气势,只有一股水雾喷发,像是有一只巨兽深潜在冰下,吞吐吸纳,蓄势待发。
【乙】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节选自梁衡《壶口瀑布》)
(4)请结合下面的语句,谈谈你对壶口精神的理解。
①我这才明白了壶口的河床为什么会是那般模样,那是水的亲吻,那是冰的磨砺。
②桃花汛消融了生铁一般狰狞的流凌,荡起一河炽热的春水,奔向蓝色的海洋。
参考答案:
(1)①河床石棱角全无,光滑圆润,狰狞,石与石之间的缝隙足有两尺多深。②一片冰阵,没有了往日排山倒海的气势,只有一股水雾喷发,像是有一只巨兽吞吐吸纳,蓄势待发。③冰阵开始发酥,冰岸地崩山裂般地塌下,冰块砸下去,水浪冲天而起,彩虹飞扬。
(2)“夺”是争先取得的意思,“夺路”极言河水流速之快,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河水受到冰凌阻挡后奔腾而去的景象,生动传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悬冰比作森林和一尊金须飘飘的龙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壶口悬冰的壮阔美丽。
(3)甲文写出了隆冬时节壶口水流细、流速缓的特点;乙文写出了壶口水势充盈、奔流迅猛、气势如虹的特点。
(4)示例:河床的模样取决于河水,本文表现壶口的水流很猛烈,河床留下的痕迹正是河水长时间的磨砺,用“亲吻”和“磨砺”这样写人的语言来诠释黄河壶口的个性,让我们感受到黄河壶口的个性是柔中带刚的,蕴蓄着无尽的力量,所以才能穿凿巨石,改变地貌。同时,“桃花汛消融了生铁一般狰狞的流凌”表明了壶口勇往直前的精神。壶口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依旧勇往直前的精神,中华儿女要将这种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